提起腾冲,不少人都会想到这座城市的三座城市雕塑——“高黎贡山母亲”“徐霞客”和“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但要问这三座雕塑的设计者,可能很多人都答不上来。

今天,我们走进雕塑家王亚伟的故事,了解他与腾冲的艺术之缘。


王亚伟——国内知名雕塑家,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人,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钱币学会币章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腾冲美术家协会特聘顾问。

对腾冲一见钟情

首次到腾冲采风时,王亚伟便被这座边陲小城的独特气质打动。“这里的火山热海、古镇村落、抗战文化,甚至市井烟火都充满生命力,每一处细节都能激发我的创作冲动。”他尤其对和顺古镇的百年民居、滇西抗战纪念馆的历史厚重感赞不绝口。他说:“和朋友们说起腾冲时,我总喜欢和他们分享腾冲的风景与见闻。”



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的王亚伟踏上了与艺术相伴的漫漫征途。1989年,他的作品《晨》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1991年初,怀揣着对广阔天地的无限憧憬,王亚伟奔赴海南开启创业之旅,投身城市雕塑领域;1998年,踏入腾冲的王亚伟一眼结缘,喜欢上了这座边陲小城。“第一次到腾冲,我就被这里独特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深深震撼,仿佛闯入一座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它的每一处细节都能点燃我创作的灵感火花。”回忆起初到腾冲的印象,王亚伟还是一脸陶醉。


在腾冲灵感大发的王亚伟,自1998年4月起,相继完成了《高黎贡山母亲》《徐霞客》《浴女》《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雕》《胡焕庸》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腾冲的地方特色,也表达了对腾冲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反映了他对腾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的理解与热爱。通过这些艺术作品,王亚伟将腾冲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呈现给了更多的人,大大提高了腾冲的知名度。

“妈妈领我走上艺术之路”

“我之所以走上了艺术的道路,是因为有一位画家妈妈!”说起自己的从艺之路,王亚伟非常感谢母亲对他的培养。

“记得小时候,每当星期天,妈妈就在家里画画,临摹那些订阅的画报,还有一些明信片,上面大部分都是俄罗斯、苏联的大画家的名画。妈妈临摹,我就在旁边看,看得非常入迷………就像过年一样开心!自小耳濡目染,我心里萌生了长大成为一名画家的想法,没想到的是,我却走上了雕塑之路,没有成为画家。但是妈妈追求艺术的品质和她的审美标准却深深地留在我心里,是那样珍贵,那样美好………对艺术的热爱让我快乐地生活着、让我终生受益……”王亚伟说。

通过速写练就多项能力

王亚伟说自己现在的艺术成就离不开小时候母亲对他进行的速写训练。

“记得以前妈妈在齐齐哈尔市青少年宫教美术,我也在妈妈的美术班里。当时妈妈教我们5分钟速写,培养我们迅速抓特征,用最简练的线条表现出来。妈妈是在挖掘我们的潜能,这种训练锻炼你造型的概括能力、审美意识和结构特征的捕捉。要鲜活不要僵化,摈弃模式和套路。我今天的观察能力、审美意识、对形象的把握都是那时候练出来的。”王亚伟说道。


王亚伟创作的雕像《胡焕庸》,让很多游客流连忘返。

“胡焕庸先生的雕塑是我用了8个多月才完成了泥稿,我力求表现出胡焕庸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没有按照1935年他提出人口地理分界线时的形象,而是采用了他晚期的形象。形象的确定是我和胡焕庸的之子胡企中先生商榷后才进行创作的,胡企中和夫人看到胡焕庸雕塑时感动落泪!这让我觉得所下的工夫、所做的努力是值得的……”


幸福快乐的一家

2008年,王亚伟和妻子木永军相识相知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说起两人生活的经历,木永军说,辛苦中蕴藏着甜甜的,“此前,王亚伟骑摩托车出游时不慎摔断了腿,当时腿部尚未完全康复,在他卧床养伤的日子里,我逐渐完成了从女孩到妻子的转变。我们的婚姻并非始于浪漫的‘蜜月’,而是从相互陪伴与悉心照料中开启。”

2014年,两人的大儿子出生。原本以为会一辈子沉浸于艺术世界的王亚伟,在孩子出生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慈父。看着他对孩子温柔慈爱的模样,我由衷地为孩子们感到开心,时常对孩子们说:“你们太幸运了,有这么好的爸爸!”2020年,我们又迎来了小儿子。在我们这个年纪再添新丁,实属不易,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此后,两人的生活重心主要放在相互陪伴与教育子女上。如今,大儿子10岁半,小儿子4岁半,王亚伟从未传授过他们绘画技巧,甚至从未示范过如何画画。他只是给他们提供纸,任由孩子们自由涂鸦;他不在孩子面前作画,生怕孩子模仿他的画风,鼓励孩子们随心所欲地创作。

孩子们完成画作后递给他欣赏时,他总会毫不吝啬地给予真诚且自豪的夸赞。如今,家中的墙壁上挂满了孩子们的作品。木永军说:“有时,我对孩子们的画作反应不够热烈,还会遭到亚伟的‘指责’。平日里,亚伟会让孩子们阅读大量艺术类书籍(以图片为主),他秉持的艺术教育理念是:审美能力至关重要。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亚伟采用的是一种张弛有度、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他如同一位指挥大师,把握着大方向,让孩子们在合理的框架内自由、健康地成长。”

生活迎来新起点


2025年,王亚伟的事业迎来一个新起点,他从城市雕塑领域逐渐转向掌中唯塑。自2018年起,他便与北京麦朵尔公司展开合作,发行了10余枚以著名时代人物为主题的铜章,其中包括鲁迅、齐白石、梅兰芳、金庸、单田芳、奥黛丽·赫本等。他的作品还代表中国在世界铜章大会上进行展示。在这方面王亚伟创作了很多作品,而以儿子溪目4岁时的侧面肖像为原型创作的作品《瞳》,就是他最得意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他进入麦朵尔艺术世界的第一个浮雕作品。


“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用一双大眼睛在观察着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小手涂鸦这个世界,我从不遮挡他的视线,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上把权力交给他,因为他本就是独一无二!”王亚伟说,目前,他期望能将这一小众艺术形式推广至千家万户,让更多家庭能够欣赏到美的物件,这也是他接下来艺术创作和生活的目标。

从过客变腾冲人

“云南之旅让我收获了爱情,我的妻子是保山人,我在这里结婚、生子、创业,建立起了我的温馨小家!”王亚伟感慨道。2018年5月,夫妻俩把王亚伟的双亲接到腾冲共同生活,两位老人逝世后也都葬在腾冲。

王亚伟说:“在腾冲生活了20多年,我们一家都已深深爱上了这里,决定留下来养老,不走了。”“从亚伟冰天雪地的老家到四季湿润的腾冲,我们很享受在这里的每一天,感谢腾冲滋养了我的小家!”王亚伟的妻子木永军动情地说道。


“在腾冲的每一天,都是艺术与生活的美妙融合。”王亚伟话语里充满感情,“这里生活节奏舒缓,能让我静下心专注创作,我会继续深挖腾冲的文化内涵,创作出更多展现这片土地魅力的作品。”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杨焱淼 张玉蓉 杨秦 徐永云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