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一直都是中国乃至世界考古界的焦点,随着中国考古技术的进步,秦始皇陵的发掘可能性逐渐增加。
然而,这一消息不仅牵动着中国人的心,也让日本学界感到不安,因为,如果秦始皇陵被正式打开,其中隐藏的历史真相可能会颠覆日本现有的历史认知,甚至改写日本的早期历史。
为什么挖掘秦始皇陵可能会导致日本的历史被改写呢?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一、秦始皇陵能不能开?
秦始皇凭着强大的战力和领导能力,用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大统一。而秦始皇陵作为他一生中的终点,还有很多未知的地方没被探索,但秦始皇陵为什么至今都没有挖掘呢?
秦始皇陵地宫根据《史记》记载,内部“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溉”,这位始皇帝有多次出行海上的经历,他对“海”是有特别关注的,而且秦始皇还曾经梦到过跟海神对战,所以对他来说他对海洋也有一种征服和探索的欲望。
古代很多的神仙都和“海”息息相关,比如四海龙王、妈祖等等,在秦汉社会的认知中同样认为神仙与“海”有着非常深的联系。秦始皇对这种求仙问道也有兴趣,在意识层面水银就代表着“长生的大海”。
但不只是那么简单,水银还有防腐和防盗的功能。在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了对汞矿的开采,所以对于水银的一些知识他们还是有一定的认识,而正是利用水银的特点防止有人入侵皇陵。
地宫内的水银蒸汽可能具有毒性,所以深入挖掘的话就要考虑水银的挥发问题。
还有就是要考虑文物的保护问题,现在的秦始皇兵马俑外观上颜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都是统一的陶土色,但其实在刚被挖掘出来时并不是这样的,兵马俑出土时原本色彩鲜艳,但接触空气以后迅速氧化褪色,那地宫中的其他文物是否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另外,文物保护政策主张“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不主动挖掘帝王的陵墓也是有一定的说法的,更何况秦始皇陵的规模那么大,贸然开挖的风险一定更大。
开挖秦始皇陵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一旦开挖就是一项从上而下的大工程,很难保证在进行挖掘的时候不让大量的文物受到诸如风吹日晒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陵墓是古代帝王的安息之所,除非必要,出于尊重也不应该主动挖掘。
所以秦始皇陵能否真的挖掘还是一个未知数,没有万全的计划很可能导致损失。
二、秦始皇陵与日本的关系
那我们中国的秦始皇陵跟日本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传说,那就是徐福东渡。徐福东渡的传说在中国和日本都广为流传,成为连接秦始皇时期和日本古代史的重要纽带。
根据《史记》记载,秦朝有个人叫做徐福。他曾经向秦始皇进言说这东海上有三座神山,山上就有仙人居住。
这可说中了秦始皇的心思,当时的秦始皇对海洋可是有着强烈的向往,再加上海上可能有“长生”的奥秘,秦始皇对徐福出海表示万分的支持。于是徐福就奉秦始皇之命,携带了童男童女数千人还有五谷百工入海求仙。
可以确信的是,徐福并不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而是当时真的存在的一个人,因为考虑到《史记》的性质,所以徐福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形象可能性非常小。
关于那三座神山司马迁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到底是哪里,但是这“三神山”离大陆并不是很遥远。
一直到唐代仍有很多的文人在诗文中提到了徐福入海求仙药的事,晚唐文人就根据前人的资料在创作诗文时推测“三神山”可能就是日本。
但实际上徐福东渡是否确实达到了日本,仍然是一个有待考察的状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徐福东渡这件事确实说明了中日之间早就可能存在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徐福曾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这一点朝鲜王朝的官员就可以证明,高丽王朝的郑梦周在1377年就曾出使过日本,在日本期间郑梦周把自己在日本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下来,并创作成诗文,里面就提到了徐福东渡的事情,可以说明徐福在日本确实是有存在感和影响的。
另外日本的很多风俗习惯不难看出中国的影子,郑梦周在自己的诗作中曾写道:“斑衣想自秦童化,染齿曾将越俗通。”
还记不记得那些上千的童男童女,这些童男童女应当穿的都是带有斑点斑纹的衣服,而日本当时就穿的是有斑纹和斑点的衣服,很可能就是受到了这些童男童女的影响,逐渐流传下来的。
朝鲜世宗朝的李承召也曾在诗中写过:“徐福几时游不返,至今遗俗尚依然。”就是说徐福东渡到了日本以后没有回到中国,所以在徐福的影响下,日本学到了很多秦朝时期的一些风俗习惯。
还有人猜测当时徐福到达了日本没有回中国还在那里繁衍了后代,2021年根据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现代日本人的祖先除了“绳文人”和“弥生人”,还有“古坟人”。“古坟人”的祖先与汉族非常相似。
不过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这一点还没有可靠的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多地都有关于徐福登陆的传说和相关遗迹,比如和歌山县新宫市的徐福公园、佐贺县的金立神社等。佐贺县的金立神社以徐福为主祭祀神,在日本的民间祭祀中,认为徐福可以带来丰收和健康,因此他们将徐福奉为司农耕神和司药神。
秦始皇陵到底还有没有关于徐福的秘密,日本的历史可能会因此有新的内容。但无论徐福东渡到达日本是不是真的,不能否定的是徐福确实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至今日本还流传着徐福东渡的传说。
参考信息:
科学大观园:秦始皇地宫能不能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论秦始皇陵“水银为海”
跨语言文化研究:徐福东渡日本说是怎样形成的———从“渡海求仙药传说”到“东渡日本说”的演变
政协盐山县委员会:盐山千童文化 |徐福东渡可能及价值
观察者网:现代日本人怎么来的?最新研究:汉族很可能是祖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