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

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

集体合照



青献春主任携爱徒与山西国控及旗下中医馆负责人等合影留念

中医之学,璀巍光灿,垂二千余年。然其推移演进,繁衍传继者,师承之教,未曾离之。《黄帝内经》以岐伯、黄帝师生问答而为师承之肇始,故中医之学为岐黄之学,此其后者,每以“岐黄传人”称之。

呈拜师贴、奉茶……2023年11月1日下午,山西省名中医青献春教授收徒仪式顺利举行。先生收徒二人,为田丽萍女士、刘勋亮先生,仪式由古承中医学堂主持、见证。国控山西有关领导及旗下中医馆负责人等参加了本次收徒仪式。

前言

“师带徒”是继承名老中医衣钵的重要方式,学者通过长期跟师实践,朝夕临诊,耳濡目染,老师口授心传,耳提面命,弟子得以心神领会名家独到的学术精粹及技术经验,将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绝技传承下去。

青献春主任喜纳两位爱徒,医林再添新枝。



青献春,教授,主任医师。山西省名中医,山西省优秀专家,中医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导师。

13岁随父(擅儿科,为当地著名中医)学医,在革命年代熟读中医经典,孜孜不倦,同时习练武术、书法,勤练不辍。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回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同时不忘学习中医经典,任赤脚医生,治病救人。1977年高考恢复后进入大学,期间自学完中医学专业全部课程。大学毕业后访学名医,师承全国名医梁剑秋、邢子亨、蒋天佑先生。先后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肾病科出诊。半生艰辛学医,矢志不渝,终成名家。虽年逾花甲,每天还坚持出专家门诊,为更多的患者服务,传播中医文化。

附:

医家小传·梁剑秋

梁剑秋(1913-1992) 山西平遥县人,出身于九代世医门庭。早志于医,幼承家学,后去太原省立师范投师深造,求教于李翰卿、施今墨、时逸人三位先生。1937 年,由于日军发动侵华战争,民众流离失所,衣食窘困,加之旱灾、水灾连年不断,榆次、太谷等地瘟疫流行,死伤者不计其数。梁老观其发病症状、自然气候及天干地支,均与吴有可《瘟疫论》所载辛巳年(1614 年)气流行基本相似,遂使用吴之“达原饮”及叶桂、吴鞠通之治瘟病法,屡起沉疴,活人无数,医名顿起。建国后,继续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救人无算,国家领导人回榆次曾亲自接见。梁剑秋一生注重医德,常告诫子弟: 不要贪名,不要图利,生活要简朴,深入到劳动人民中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他的医疗经验由青献春主任整理成文发表出版,他的治学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传承

仪式开始

指引提灯,育梦成光。一声“师父”是一份礼赞和传承,一句“爱徒”是一份担当和责任。拜师仪式在古琴曲《流水》声中拉开序幕。



仪式开始,古承学堂刘勋亮校长介绍说,古承中医学堂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中医传承的守护人,致力于如何真正传承中医,让中医进入千家万户。刘校长说,中医传承,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有明师指点,二是有好学的学生。今天拜师的两位弟子,一位是田丽萍师姐,一位是我本人。我离开山西多年,今天能回到家乡,拜入到师父门下,深感荣幸。从我个人层面来说,我一定好好学习中医,打铁还需自生硬,传播和弘扬中医,得自己具备中医人的素养。从古承来说,古承从上海启航,先后在江苏、浙江等地开花,如今在自己的家乡山西又孕育了新的种子,中医传承事业未来可期。

拜师仪式

尊师重教,回归传统



行拜师礼



敬茶



师父回礼



师徒合影

《灵枢·官能》提出“……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素问·气交变大论》更强调“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可见古医家对选拔学习者的严格要求。很幸运,两位弟子获得青献春老师的认可,允纳门下,实为幸事。



田丽萍师姐之前一直与中医结缘,却“没能推门而入”。她的爷爷和外公是赤脚医生,从小听闻他们用偏方治愈疾病的故事。后来工作成家后身体抱恙,在协和医院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却通过偏方草药自我疗愈。亲身体验到中医的神奇的她,决定拜师学艺,踏入斯门。

田丽萍师姐说:我很喜欢“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喜欢中医的整体观,也认为中国好的文化一定会再度复兴。中医根植于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在过去的几千年一直造福于民,加上自己也亲身体验过中医的神奇。我相信,一名好的中医是能创造价值的。而且这个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积累,这和我的人生观一致。因此,我也希望自己在人生的下半场,能有机会身处之中。也很感恩有这样的机会,和师父学习,一定不辜负师父的期望,自己学好中医,让更多人受益。



仪式末,青献春主任亲手赠与两位弟子《黄帝内经》。《内经》是医家之宗,是中医的本源所在。殷殷嘱托两位弟子要学好经典,做好临床。并寄语他们一定能学有所成,则精光之论可立,大圣之业可作,宣明大道可通。

礼毕



仪式结束后,青献春主任不无动情地说:今天收下的两个徒弟与之前门人皆有不同,两位弟子是千里迢迢从上海、北京过来找我拜师学艺,精神可贵,态度诚恳。我想,他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努力挖掘中医这座宝库,将来一定能在中医道路上成就一番事业,为民,为社会作出有益贡献,不负学医一场。

传承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增加多层次的师承教育项目,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

古承学堂作为中医传承的守护人,致力于以师承方式赓续杏林,将以拜师问学活动仪式为契机,努力推动民间中医药师承人才建设,助力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为百姓带来更多健康福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