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沙特阿拉伯花了35亿美元从中国买了36枚东风-3导弹,还掏了差不多150亿人民币请中国派技术人员过去帮他们管这批导弹。

这事儿在当时可是个大新闻,不光让沙特自己腰杆子硬了不少,连带着周边国家都不敢随便乱动。



一、中东乱局和沙特的安全焦虑

20世纪80年代,中东那地方跟个大火药桶似的,哪儿哪儿都不太平。伊朗和伊拉克打了整整八年(1980-1988年),两边杀红了眼不说,战火还老往外蹦。

1986年,伊朗那边憋不住了,直接拿“飞毛腿”导弹招呼沙特首都利雅得,炸得满城人心惶惶。同一时期,伊朗还在沙特边境攒了十万大军,看着就像要动手的样子。沙特这边急了,觉得自己这小日子过得是真悬,得赶紧找个硬家伙撑场面。

沙特第一反应是找老大哥美国帮忙,想买点“长矛”弹道导弹防身。可这“长矛”射程才150公里,压根儿够不着伊朗深处,再加上美国怕以色列不高兴,直接给否了。

没办法,沙特又跑去找苏联,想搞几枚“飞毛腿”。结果苏联也摆摆手,说这玩意儿不卖,怕惹麻烦。两次碰壁,沙特算是看明白了,靠别人是指望不上的,得另找出路。



这时候,沙特国王法赫德拍板,派国防部长苏尔坦亲王去找中国碰碰运气。苏尔坦那会儿是沙特军方的大佬,管着武器采购和国防战略,眼光毒得很。他带着一小队人马,悄悄从香港溜进中国,直奔西北的导弹基地。

中国这边也没含糊,直接给安排了一场东风-3的实弹试射。导弹飞出去2650公里,准准砸中目标,苏尔坦看完当场就拍桌子定了:就它了!



谈判很快就开干了。中国这边是军工专家和外交官齐上阵,沙特那边苏尔坦亲自压阵。谈价钱的时候有点小插曲,苏尔坦以为中国报的是1亿美元一枚,他大手一挥说36枚36亿。结果最后敲定的是35亿美元,包含36枚导弹、9个发射架还有一堆配套设备。

这东风-3是液态燃料的中程弹道导弹,射程能到3000公里,带2000公斤的常规弹头,搁中东那地儿绝对是狠角色。不过这导弹也不是随便就能玩的,操作和维护都挺麻烦。

沙特自己没这技术,就跟中国签了协议,让中国金轮工程公司接手管理。这公司听着像民企,其实里头全是二炮部队(现在叫火箭军)的精兵强将,等于变相在中国沙特驻了军。



首批技术人员很快就过去了,驻在阿尔苏莱伊勒和阿尔乔弗的基地,负责导弹的日常维护和发射准备。沙特这边砸了大手笔,据说150亿人民币(约40亿美元),包括了建基地、培训和技术支持的费用。

为了震慑周边,沙特听中国建议,先把这事儿捂着没声张。伊朗那边虽然听到了风声,但没真凭实据,也不敢乱来,边境的小动作明显少了不少。沙特这波操作,算是给自己买了个保险。



二、东风-3有多牛?沙特的战略底气

东风-3一到手,沙特底气立马不一样了。这导弹射程覆盖整个中东,从伊朗到伊拉克,谁也跑不了。1990年海湾战争的时候,伊拉克占了科威特,眼看着就要往沙特边境拱。

沙特赶紧把东风-3拉出来亮了亮,伊拉克那边一看这架势,立马就怂了,没敢再往前凑。这导弹往那一摆,跟个定海神针似的,周边国家都得掂量掂量。

这玩意儿的威力不光是打得远,更在于它给沙特撑起了战略威慑的牌面。伊朗那会儿老拿导弹威胁人,东风-3一来,沙特也有了还手的家伙,双方的平衡一下子就变了。

沙特靠着这批导弹,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地盘,还让中东局势稍微消停了点。毕竟谁也不想真挨上一发,互相都得悠着点。



当然,这导弹也给中东的军备竞赛点了把火。伊朗和伊拉克一看沙特有了这硬货,赶紧也加紧弄自己的导弹项目。

短期看,这确实让地区更紧张了,但长远来说,大家都有了顾忌,反而不敢随便开打。这种微妙的平衡,东风-3功不可没。



三、中沙关系的新起点

这笔导弹买卖不光是军事上的交易,还把中沙两国拽得更近了。1987年交易一落地,1990年两国就正式建交,之后合作就跟开了挂似的。

2001年,中沙贸易额才几十亿美元,到2022年直接蹿到1160亿美元,甩开美国和沙特的259亿美元好几条街。沙特成了中国在中东的头号贸易伙伴,能源、基建、电信,哪儿都能看到两国的影子。

沙特有个“2030愿景”,想转型摆脱石油依赖;中国这边推“一带一路”,要连通全球经济。这俩计划一对上眼,合作就更顺了。

2014年,沙特在利雅得阅兵式上第一次公开亮出两枚东风-3,那会儿伊朗核问题正闹得凶,沙特拿出来秀肌肉,摆明了是给对手看的。这招挺聪明,既没真打出去,又把威慑力拉满了。

东风-3开了个头,2007年沙特又从中国买了东风-21。这款是固体燃料导弹,射程2000公里,精度更高,发射准备也快。不过沙特还是低调,没在阅兵上露脸,估计是想留一手。



四、苏尔坦亲王和中国谈判的那些事儿

苏尔坦·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是沙特王室的大人物,1930年左右生的,具体日子有点争议。他是开国国王伊本·沙特的第15个儿子,妈是胡萨·宾特·艾哈迈德·苏德里,家里还有几个兄弟在政坛上呼风唤雨,比如法赫德、纳耶夫和萨勒曼。

苏尔坦从小在利雅得长大,学的是《古兰经》和阿拉伯语,后来还接触了点现代外交,算是王室里见过世面的。

1963年,他当上国防部长,一干就是快50年,直到2011年去世。这几十年,他把沙特军队弄得挺现代化,买了不少先进装备。

80年代中东乱成一锅粥,伊朗的导弹和军队让沙特睡不好觉,苏尔坦就琢磨着得搞个大杀器。1987年,他亲自带队找中国谈东风-3,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交易一签完就给沙特加了硬底气。



东风-3是中国的得意之作,第一次卖出去。那时候伊朗核问题正热,沙特选这时候秀东风-3,时机掐得准得很。2007年的东风-21买卖更进一步,沙特的导弹库又多了几张牌。

苏尔坦亲王因为这事儿名声更响,2005年当上王储,2011年差点儿当国王,可惜那年10月在美国病逝了,80岁左右。沙特全国给他办了葬礼,老百姓挺惋惜。

2023年,中国还帮沙特和伊朗和解了,俩老对头握了手。这背后,中沙几十年的信任功不可没。沙特慢慢不那么靠美国,跟中国的路越走越宽,现在两国合作红红火火,中东局势也有了新变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