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剑天涯
“百花齐放”这事其实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这里的“百花齐放”指的是,中美等国的空军在发展六代机的时候一定会产生多种机型。
这是客观的军事和科技规律。
所以赤剑在几年前看到美国提出“百式战机”辉煌的时候深以为然。
其实不只美国人是这样想的,我们国家的航空航天人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大家目前才会看到一个奇特的,“绝无仅有”的现象。
即去年12月的时候,我们同时曝光了两款新一代战机。
同一年同一个月内同时飞两款新战机这在以前那是很难想象的。
比如二代战机里相互搭配的歼7和歼8两款战机试飞差了5年这样。
第三代战机里的歼10和歼11虽然试飞也很相近,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确定发展的年份其实是相差挺远的,并且服役年份也相差了好几年。
可以说88年飞豹试飞以后,我们差不多等了10年才迎来国产三代机问世曝光。
在网传的歼50和歼36同月先后试飞之前,我们基本曝光官宣了一款先进战斗机,按照惯例起码要等上几年才会迎来一款新的战斗机,但去年12月份的情况,一下改变了过去的思维定势。
里面纵然有我们科技爆发,军工实力大井喷的成分,但赤剑个人认为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六代机”和五代机在关键速度,飞行高度的代差似拉开,会使各国的航空产业不得不多发展谋划几个型号,以便面对未来空战的威胁。
像六代机和五代机在速度,飞行高度的跨代飞跃,进入喷气式战斗机时代,其实总共经历过两次。
而这两次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的提升都带来了战机“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时代,典型飞行速度0.8.0.9马赫到1点几马赫,高度在14000米左右。
这一时期美国同时酝酿了F86.F100.F101等众多机型,而苏联则是诞生了米格9,米格15,米格17,雅克15等众多机型。
而人类的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最大速度已经可以达到2倍音速,飞行高度也接近了20000米的高度,在这个时候双二指标的米格21,F104等型号也多了起来。
本身人类第三代喷气式飞机是想在“双二”指标(飞行高度20000米,飞行速度2马赫)基础上向“双三”(飞行高度30000米,飞行速度3马赫)指标推进的,奈何整出了少数几款机型后,发现在战斗机身上实现这些指标会大大的拖后战斗机的其他关键性能。
于是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其实最大飞行高度和最大飞行速度和第二代飞机没有显著的提升,但多用途性,空战技战术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即速度和飞行高度三代和二代里面的差距不大,可以视为同期水平。
但三代机雷达更精巧,探测距离也更远,并且还拥有多目标作战的能力,导弹射程和命中率也显著提高。
于是出现了在差不多的作战高度,差不多的飞行速度的飞行器,三代机在空战的关键技战术指标完全碾压二代机。
一架三代机可同时与2-4架二代机交战,并且这个交战距离还是二代机主流探测距离及交战距离之外。
三代机对二代机可以实现1比4甚至六七比1的交换比。
而四代机其实最大飞行速度和最大飞行高度和二三代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四代机提高对二三代机的胜率主要依赖于超机动性和超隐身等能力。
而老美标真正的五代机,也即本文聊的百花齐放的六代机,其实随着发动机技术,高超音速风动技术的进步,人类研究高超音速武器气动布局技术研究的进步,又回到了曾经人类设计三代战斗机所畅想的指标。
飞行高度超3,飞行速度超3,甚至不再满足于双3的指标,向最大飞行速度4-6迈进。
这是一个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双双实现大提高的迈进,所以美国人预计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的深入,会像F86到F106一样,新时代战机不断的推陈出新。
而中俄等国看着美国短期内快速的试飞服役数款战机,肯定也会跟风研制克制机型,于是美国是百花齐放的局面,中俄等国注定也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正式由于有此认识,我们沈飞,成飞等所短期内推出新时代的机型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美国佬唯一预料不到的情况,居然是中国百花齐放的机型,居然会先会美国试飞。
所以美国人肯定会针对中国目前的机型,除了研制自己原先想定的空战机型外,还会上马克制中国2款已有战机的机型。
所以六代机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航空,航天技术大进步的竞赛。
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各参与方会不断的推出新机型,以便取得其中的技术优势。
所以,从2007年开始,这就注定了是一场百花齐放的军备竞赛。(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