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寨隆

你想到的是什么

是连绵起伏的蔗海

是堆成小山的白色蚕茧

还是空气中送来的药香

今天

让我们

一起走进寨隆↓

寨隆镇,位于柳城县西部,东临大埔镇,西接冲脉镇,南靠马山镇,北连古砦仫佬族乡,距离县城17公里、柳州市60公里,G323国道贯穿全镇,是柳城县连接冲脉镇、六塘镇、河池市宜州区、罗城县的重要通道。


寨隆原名寨梧,为村公所所在地,1945年寨梧村公所迁至龙大村,取寨梧村的“寨”和龙大村的“龙”两字作为村公所名称,即寨龙村公所,后将“龙”改为“隆”,寨隆由此得名。

寨隆镇耕地面积6.56万亩,其中水田2.02万亩,旱地4.54万亩。自2016年起,寨隆镇积极推动“双高”基地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3万余亩,20个村屯全部实现了土地“小块并大块”,构建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体系。



寨隆镇是特色农业小镇,中药材、桑蚕、甘蔗、蛋鸭等产业规模在全县排名前列,被评为“柳州市桑蚕生产十佳基地镇”、“全国桑蚕之乡”,下尧村获“柳州市桑蚕生产二十强村”称号。作为自治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乡镇,寨隆镇先后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谐乡镇、柳州市2021年度基层党建“标杆乡镇”、柳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柳州市“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柳城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柳城县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下寨村下寨屯获柳州市“美丽柳州·宜居乡村”活动“百佳村屯”称号。

特色产业

中药材产业

2018年以来,寨隆镇通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中药材种植面积从780亩发展至8900亩,实现每亩年收入8000元以上的良好成效,中药材产业年产值超1.2亿元。

该镇发展种苗培育基地,培育出了百部苗、五指毛桃苗等10多个品种。

每年收购中药材5400余吨。中药材产业链延伸到汤料包、桑叶茶、养肝茶等药食同源产品,年销售额约6500万元。




寨隆镇已成为柳城县中药材生产、加工、交易中心。2022年,寨隆镇与柳城圣特药业达成合作,创建穿心莲种植示范基地500余亩,并列入广西第三批中药材示范基地,成为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的原材料基地。该镇种植的穿心莲内脂含量达5%以上,高于中国药典标准的3~4倍,具有很强的产品竞争力。

桑蚕业

寨隆镇桑蚕业发展历史悠久,养蚕人口占全镇农业人口总数的60%。全镇桑园种植面积2.34万亩,年产鲜茧量3000吨,仅养蚕总产值就超过8000万元。

2011年在全县首创自动化养蚕示范基地,现自动化养殖大棚2000余平方米,率先实现机械化、工厂化养殖。




依托桑蚕业的发展,寨隆镇培育出了本土知名企业“丽益娜”丝被服厂。“丽益娜”丝被服厂于2006年创立,集收购、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品牌文化企业,目前工厂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杭州、上海等城市。

蛋鸭养殖业

全镇建成1000只以上规模种蛋鸭场48家,产业规模可观,产地集聚。全镇种蛋鸭年均存栏14万羽,年产种鸭蛋3600万只,年产值达6400万元。

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目前大部分农户与桂柳、实隆、佳美、立华四家公司进行合作,养殖的鸭抗病能力强,发病率低,常用饲料中无需添加任何药物,鸭肉、蛋产品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接下来,寨隆镇将持续加快推动乡村振兴三产融合发展,做精做强“药引子”产业,做大做强“蚕宝宝”产业,做优做强“生态鸭”产业,做实做强“水文章”产业,努力打造亿元产业集群,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这就是寨隆

是药草芬芳浸润的山水田园

是铁轨延伸向远方的时代强音

更是万千奋斗者挥洒汗水的热土

4月30日

“四季柳城 魅力乡镇”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寨隆站)

将在寨隆镇文化广场启动

欢迎您到寨隆

闻药香

品药膳

学养生

以上内容为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公众号原创作品,版权属柳城县融媒体中心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主管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图文来源:雷昕 何世丽 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值班编辑:韦成成

责任编辑:韦晓平

值班总编:冯艳芳

责任监制:徐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