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保护的发展趋势
✪ 王孝松 | 中国人民大学
本文选自《千年贸易战争史》一书
▍世界贸易保护的现状
(一)传统贸易保护措施复苏
自1964 年肯尼迪回合一直到 2001 年的多哈回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全球关税水平呈现出总体下降趋势。但是自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的关税政策开始调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危机后时代来临,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台高筑,工业倒退,贸易赤字严重。金融危机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各国受到危机的影响后,为了本国经济复苏,在不同程度上采取关税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关税成为金融危机时期各国最主要的贸易保护措施。
下表统计了2007—2019 年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平均关税税率。美国和欧盟在 2007 年时平均关税税率较低,分别为 3.01% 和 2.53%。2008 年金融危机后,欧盟开始有小幅增长,在波动中最终趋于平稳;美国则是在波动中上升,到2019 年甚至达到 8.7%,高出 2007 年 5.69 个百分点。中国则是一直遵守 WTO 的关税减让原则,平均关税税率从 2007 年的 8.93%下降到 2019 年的 5.39% ;其余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尼西亚、南非的平均关税税率则是在 2008 年后在波动中上升;印度、墨西哥和俄罗斯的平均关税税率则是在 2007—2019 年间波动下降。总结而言,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关税的运用有或多或少的增加。
(二)保护程度加深
就保护程度而言,世界贸易保护措施数量逐渐增多,全球贸易保护程度加深,贸易保护更为普遍。
就全球贸易预警数据库统计,2020 年全球贸易干预措施总数为 4991 件,较 2009 年上涨约 117.3%,较 2019 年上涨约 74.2%。2020 年全球贸易干预措施中有害措施总数为 4215 件,较 2009 年上涨约 126.7%,较 2019 年上涨约 74.8%。从下图可知,2009—2018 年全球贸易干预措施和有害措施均具有波动上升的趋势。有害措施总数占全球贸易干预措施总数的比重处于 78.61% ~ 84.45%区间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9 年全球贸易干预措施总数稍有下降,但在 2020 年快速反弹,且有害措施占绝大多数。
(三)贸易保护的实施对象
贸易保护大多由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实施,且发达国家实施数量较新兴经济体更多。
从下图可知,2009 年至 2021 年 8 月实施贸易干预有害措施总数前 25 个国家中大部分为发达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在排名前10 的国家中,有 9 个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只有印度一个国家为新兴经济体。在排名后 15 的国家中,新兴经济体占大多数,发达国家较少。这说明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措施较发展中国家更多、更频繁,运用也更为熟练。
25 国中排名前 3 的均为欧盟成员,分别为德国、意大利和法国,排名第 4 的为英国,是欧盟原成员国。在金砖国家中,中国、印度、巴西均有上榜。由上可以总结出,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数量也会随之上涨。
(四)贸易保护措施
就各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而言,贸易保护措施种类更多样化且更加细化,同时手段也趋于隐蔽。
从下表可知传统的关税措施已经不是占比最高的措施,占所有措施数量的9.540%。补贴和出口相关措施在所有措施中的占比分别排名第 1 和第 2,分别为 51.607% 和 19.722%,说明各国较为喜欢通过补贴的方式对出口产品进行支持,该措施较其他措施而言实施较为便捷。
从种类上看,贸易干预措施不仅涉及进出口,还涉及投资和资本、移民以及知识产权和技术,贸易保护措施所针对的领域不断从传统的货物商品扩展到中高端产品甚至是要素上。对比传统对贸易保护的认知,贸易保护措施所针对的方面更加多样化,投资和技术成为各国新关注的重点,国家之间开始注意投资和资本安全以及技术安全问题。
贸易干预措施的手段更加隐蔽,比如知识产权、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主要依靠各国所制定的标准,若进口产品不符合标准,则会被实施这些贸易保护措施。这对发达国家等进口国家是有利的,因为发达国家在技术方面较为成熟,也是制定规则和标准的一方,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能就较为吃亏。此外,这些措施很难被认为是恶意的贸易保护措施,所以更加隐蔽。
(五)保护目的
就保护目的而言,现阶段的保护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竞争力和市场,而且是为了保护国内就业,使制造业回归。
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的冲击是长时间和难恢复的,制造业不断外流、国内产业空心化、失业率居高不下是目前欧盟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常态问题。对于此类问题,美国政府也推出相关制造业回归的规划,想要重构世界制造业的竞争格局,比如重视投资现代制造业的研发,通过各种税收优惠发展新兴产业,优化投资环境,简化审批流程,吸引美企回归等。欧盟也推出互相帮扶就业的政策,比如欧洲投资银行专门向中小企业提供2000亿欧元资金,通过资金支持保住就业,同时欧盟也推出“欧洲工业复兴”的再工业计划。
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国外投资回归,如果这些措施被运用在贸易领域,则必然会导致贸易保护措施增加。
▍世界贸易保护趋势分析
(一)贸易保护总趋势
就世界贸易保护总趋势而言,贸易保护不会消失,甚至会在未来波动上升。
贸易保护与贸易相伴而生,存在贸易就会存在进口和出口,必然会出现难以平衡的状态,某些国家出口较多,进口相对较少,而某些国家进口较多,出口相对较少,摩擦和矛盾也就会存在。多数国家都希望本国的产品在各方面出口或者说在关键领域出口能占优势,那么相对“落后”的国家可能就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或者对于某些“后来居上”的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此外,现阶段贸易保护措施仍在不断出台,并且现阶段贸易保护措施具有扩散效应。由于现阶段各国贸易因全球化更加频繁,因此,通常一个国家的贸易对象包括众多国家,比如美国的贸易对象就是全球。但是近年来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和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对中国、俄罗斯以及欧盟等均实施了贸易保护措施,美国贸易保护的对象出现了全球化和不断扩散的趋势,由此导致的扩散效应会使贸易保护措施数量只升不降。
贸易保护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前经济复苏较为乏力,贸易保护是各国用于复苏国内产业、稳定就业和恢复经济较为重要的措施之一。只要各国的经济会出现波动,贸易保护就会随着波动变化。从长远看,经济发展一定是波动上升的,因此,相应的贸易保护也会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价值链面临重组,各经济体的相互依赖程度稍有下降,这种下降反而会带来贸易保护措施的增加。2008 年金融危机后,多重挑战使得价值链扩张停滞,全球出现广泛性的产能过剩,价值链投资扩张缺乏动能,现有全球价值链回流。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在制造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价值链的扰乱等使得全世界都意识到产业链之间过度依赖的“缺点”。若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降低,则贸易保护的实施就更加容易,对本国的伤害也会降低。
(二)贸易保护的形式
全球价值链面临重组和收缩,区域贸易保护或将成为贸易保护的关键形式之一,贸易规则会成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方式。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价值链分工无论是在宏观地区层面,还是在中观产业层面,乃至微观企业层面,都受到了全面冲击,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不能跨国自由流动,使得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不能正常运转。各国在疫情防控上面的先后性也使得全球产业生产在时间上有时滞性,各国产业已经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但是正因为这些无法预估的灾难的冲击,各国意识到重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性。此外,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使得全球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技术更迭加快,部分国家领先,部分国家难以跟进,技术在全球价值链上无法全面扩散,这也导致了发达国家推出制造业回流计划,各国贸易保护频发。
然而,区域贸易协定在近年来却不断出现,区域贸易保护也开始成为贸易保护的关键形式。如下图所示,据WTO 统计,1948—2021 年全球目前有效的区域贸易协定议题累计数量为 568个,其中有关货物的议题在 21 世纪之前一直是主要的。自从进入21 世纪后,有关服务的议题逐渐增加,可见现阶段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都很重要。从折线图可以看出,区域贸易协定呈现出“ J”形增长趋势,可见区域贸易协定数量增长之快。从各地区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见下图)来看,欧盟数量最多,有154 个,其次是东亚,有 101 个,再者是南美洲(70 个)和北美洲(50 个)。从这些地区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可知,区域贸易协定的制定也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达成区域贸易协定的趋势,且这个趋势会不断上升。区域贸易协定主要是指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但是对于非成员国则是成员国制定共同的对外贸易保护政策。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上升就意味着区域贸易保护加强。
与此同时,全球自由贸易区的数量不断上升,高水平自贸区的出现推动了“规则贸易”的蓬勃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在逐渐推动“规则贸易”保护方式的发展,比如欧盟针对“市场扭曲”概念和“替代国”概念修改过规则。2021 年 6 月,拜登于布鲁塞尔会见欧洲领导人时就表明美国应该重新主导并制定贸易规则,并且要将中国排除在外。发达国家主导贸易规则的心态是迫切的,有强烈的意愿重新主导贸易规则,让自己再次拥有贸易主导权,因此可知“规则贸易”以后会成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方式。
(三)贸易保护的领域
1. 国家安全和高端制造业
就贸易保护行业和产品而言,贸易保护多集中于国家安全和制造业相关领域。
从行业看,如下表所示,钢铁制品行业作为制造业不可或缺的行业,在2009 年至 2021 年 8 月被实施贸易干预有害措施2 298 件,占比为 2.29%,位居第一。位居第二的行业则是汽车、挂车及半挂车行业。近年来,与汽车相关的领域比如汽车整车、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汽车行业在国内极为关键。再者,其他金属制品行业所生产的金属是各国制造业的主要原料,尤其是稀有金属作为关键战略材料更是在国防等领域有重要作用。疫情后公共卫生、医疗药品需求大增。美国在2020 年 3 月提出旨在帮助美国摆脱对外制造业依赖的相关措施,可见美国对医疗制造业安全性的重视。剩余的行业也都集中在中高端制造业。制造业被实施贸易保护措施较多说明了各国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也响应了发达国家出台的各种使制造业回流的政策。
从产品看,如下表所示,铁制或钢制管或管件,税目 87.01~ 87.05 的汽车零部件,其他铁、钢制品,电话机等电子通信产品和 其他合金钢线材被实施贸易保护措施较多,贸易保护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以及电子通信等行业。
这些行业均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决定性行业,未来在这些行业上的贸易保护措施会只增不减,各国为了恢复经济生产,会加剧对这些行业的贸易保护。
2. 投资领域
投资领域也将成为贸易保护的重点领域。
从下表可以看出,除了较为熟悉的贸易保护措施以外,《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外商直接投资的措施等的数量在2017—2020 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可见投资领域在贸易保护中出现得更为频繁。许多国家想通过对他国进行投资逃避贸易保护措施的制裁,而现阶段有关投资领域的贸易干预措施的不断出台和增加也证实了各国对于投资领域安全的关注和重视。如欧盟出台《外资审查法律框架草案》,根据该草案出台了诸多有关外资安全的审查行业清单。该草案于 2019 年 4 月正式生效,生效 18 个月后开始实施。疫情后各国开始大规模召回跨国企业,这些行为都在强调保护投资领域的重要性。
3. 数字和知识产权相关领域
数字经济在全球各国蓬勃发展,数字贸易逐渐成为贸易的核心。
数字产业不像传统产业具有清晰的竞争力,但却具有很强的颠覆性。数字产业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与各种产业进行融合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数字在其中也充当了生产要素的作用。数字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使得中间产品中数字产品的占比越来越大,通过中间产品和数字的融合融入全球价值链,而工业互联网主导的新型数字产品也使得全球贸易利益分配体系改变。数字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的贸易规则出台,数字贸易保护在规则的外衣下也若隐若现。
在全球方面,2017 年 WTO 第 11 届部长级会议发表了《电子商务联合声明》,2019 年中国、俄罗斯、美国和欧盟等 76 个 WTO 成员方签署了《关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声明》。在区域方面,WTO 累计通过 89 个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区域贸易协定。有关全球和区域的数字贸易保护规则正在逐渐形成。在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如火如荼地发展的同时,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和推行数字服务税。2018 年欧委会发布立法提案,目的是调整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征税规则。法国力推数字服务税的征收,并于 2019 年通过数字服务税立法。至 2020 年 6 月,欧盟已有 14 个成员国对数字服务税发表支持态度。此外,欧盟拟对美国部分大型互联网企业征收数字服务税,而美国对欧盟以及征收数字服务税的新兴经济体发起“301调查”,以美欧为主的数字规则博弈也正式开展。随着诸多亚洲国家逐渐参与和支持数字服务税,全球性的有关数字的贸易保护可能会扩散开来。
美国“301 调查”和“337 调查”似乎是美国遏制他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崛起的常用手段。这两个调查都是针对知识产权方面所做的调查,也就是以贸易保护调查为借口对后起国家的技术进行限制封锁。“301 调查”是美国政府根据美国《1974 年贸易改革法》第 301 条对指定贸易伙伴进行的调查,而“337 调查”是根据美国《1930 年关税法》第 337 条及相关修正案进行的调查。 “337 调查”的例子有 2012 年美国对多国烧结稀土磁体发起的调查、2018 年对中国深圳市大疆无人机提起的调查等。“301 调查”的例子有美国在 1991 年 10 月、1994 年 6 月、1996 年 4 月对华知识产权发起的三次特别调查。此外美国对欧盟发起过 27 次“301调查”,加拿大 16 次,日本 14 次,巴西 8 次,印度 5 次,中国包括特别调查 3 次共有 6 次。美国这种对于大多数国家开展调查的行为极易使各国产生警惕性,也就增大了贸易保护的可能性。
从以上分析可知,数字领域和知识产权领域是发达国家非常关心的领域,发达国家想要在这些领域制定规则,就得掌握主动权和优势,对这两个领域的贸易保护将只增不减。
4. 环境领域
近年来,各国逐渐开始重视环境,主要国家也都宣布了碳中和的目标,比如中国要在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美国预计 2035 年通过可再生能源实现无碳发电,2050 年实现碳中和;德国到 2038 年将不再使用火电,到 2050 年将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等等。
发达国家逐渐搬出自我保护机制,比如美国在《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中提出,若在2012 年后进口产品产地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美国同行业,则有权对这些产品征收“碳关税”;欧洲2021 年推出绿色新政,预计 2023 年推出“碳边境调节机制”,若进口产品不能达到欧洲制定的碳排放标准,则也会被征税。发达国家在环境方面再次占领了主导权,虽然借口是出于全球环境方面的考虑而制定环境规则,但本质上这种行为是披着规则外衣的贸易保护,这种保护逐渐出现在各国的贸易中。
随着各国对环境的重视以及对碳中和及碳达峰目标的推进,与环境相关的贸易也会更加频繁,环境类的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数量也将增长。
全球贸易保护史(上、下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3-03
ISBN:978-7-300-30490-8
【内容简介】
本书从航海大发现开始讲述全球贸易保护的发展历史,聚焦于美国、欧洲主要经济体,以及印度、韩国、墨西哥、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的历史演进;描述了美日、中美、欧美、中欧、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内部及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摩擦的典型事件,以及未来发展和应对方案。本书还对世界贸易体系的利益格局变迁、贸易战与贸易谈判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行业、企业、个人从业者等维度探究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中国方案。
作者对贸易保护史的描写信手拈来,从历史与地理的多重维度梳理全球贸易保护的脉络,这种宽广的历史性描述有助于我们摆脱对当前贸易格局的脸谱化认知,并从尘封的历史记忆中寻求全球贸易保护的真相。
【作者简介】
王孝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多次获评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获得者,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
【目录】
第一篇 国际贸易发展与贸易保护
第1章 全球视角下的贸易保护史 / 3
第一节 航海大发现与国际贸易发展 / 4
第二节 贸易保护主义是如何兴起的? / 10
第三节 什么因素影响贸易保护? / 18
第四节 贸易保护依靠哪些措施? / 25
第五节 贸易保护会产生哪些经济效应? / 35
第二篇 美国贸易保护史
第2章 美国贸易保护的历史演进 / 47
第一节 获取财政收入目标下的贸易保护 / 48
第二节 促进工业发展目标下的贸易保护 / 63
第三节 互惠外衣下的贸易保护 / 78
第四节 经济危机、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 / 91
第五节 美国贸易保护如何影响了全球化? / 106
第3章 美国贸易摩擦的典型事件 / 117
第一节 美日贸易摩擦 / 118
第二节 中美贸易摩擦 / 133
第三节 美日、中美贸易摩擦比较 / 143
第四节 贸易战的目标是否实现了? / 149
第4章 美国贸易保护的演进规律与应对方案 / 168
第一节 演进方向与特征 / 169
第二节 深层规律:贸易保护主义之下的共性逻辑 / 178
第三节 未来发展:互惠目标仍是主旋律 / 189
第四节 如何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 193
第三篇 欧洲贸易保护史
第5章 欧洲主要经济体的贸易保护政策 / 199
第一节 英国贸易保护的发展历史 / 200
第二节 德国贸易保护的发展历史 / 211
第三节 欧洲其他国家贸易保护的发展历史 / 224
第6章 欧盟贸易保护的历史演进 / 244
第一节 一体化背景下的贸易政策取向 / 245
第二节 欧共体的贸易保护政策 / 256
第三节 欧盟的成立与其对外贸易政策 / 266
第四节 欧盟的贸易保护政策 / 275
第五节 欧盟贸易保护有哪些特征? / 287
第7章 欧洲贸易摩擦的典型事件 / 293
第一节 欧美贸易摩擦 / 294
第二节 中欧贸易摩擦 / 310
第三节 欧盟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 / 323
第四节 中欧贸易关系展望 / 334
第8章 欧洲国家贸易保护的演进规律与应对方案 / 345
第一节 多重目标下的贸易政策制定 / 346
第二节 欧盟共同贸易政策的约束 / 356
第三节 同国际环境的互动 / 369
第四节 欧盟贸易保护的未来发展 / 381
第五节 中国的应对方案 / 389
第四篇 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史
第9章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 / 399
第一节 印度贸易保护的发展历史 / 400
第二节 韩国贸易保护的发展历史 / 408
第三节 墨西哥贸易保护的发展历史 / 419
第四节 巴西贸易保护的发展历史 / 426
第五节 贸易保护对各国的经济效应 / 433
第10章 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典型事件 / 446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 447
第二节 龙象之争:中印贸易摩擦 / 454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 462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 469
第五节 中国拓宽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的策略和方案 / 475
第11章 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的演进规律与应对方案 / 483
第一节 国家独立、经济改革与贸易竞争 / 484
第二节 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 / 490
第三节 出口导向战略中的贸易保护 / 496
第四节 贸易保护方式的变迁 / 503
第五节 应对方案探究 / 517
第五篇 总结与展望
第12章 全球贸易保护的未来发展与应对 / 529
第一节 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利益格局变迁 / 530
第二节 世界贸易保护的发展趋势 / 537
第三节 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的互动 / 552
第四节 贸易战与贸易谈判的未来走势 / 558
第五节 应对贸易保护的中国方案 / 566
参考文献 /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