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这几天,江西婺源有百余年历史的古村古建也吸引了大批游客错峰旅游。
古建古韵
古村落迎来错峰出游游客
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与山野梯田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卷。村里还随处可见支着画板、手持画笔、凝神创作的“写生大军”,不少村民还将自家的古民居改造成了民宿、咖啡馆、茶吧等,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
古村老宅续文脉
修缮保护焕新生
婺源古村落群是国内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古建筑地之一,近年来,当地加大保护和修缮,这些古建筑也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
这几天,江西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迎来了一批批的写生团队,余志谦的小茶馆里也游客不断。余志谦告诉记者,前些年,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村子里的游客不少,但许多老建筑却大多破败不堪,缺乏修缮。
游客们对传统的徽派建筑十分感兴趣,但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让游客们难以进入内部一睹为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婺源县探索“老屋收储”机制,当地通过政府统一流转收储村民闲置老建筑,推行“村党组织+文旅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后的老宅由政府各相关部门进行修缮,而后续则由经营者自行打造经营。
这座古建筑已有300余年历史,在修复过程中,如何尽可能保持木结构古建筑的原貌,保留各时期的历史痕迹是最重要的问题。
婺源古建筑修复师 胡文全:作为我们古建筑保护来讲,我换一根新的更容易。因为要保护,要尽量把历史的有价值的材料要保留下来,所以我们采用这一段腐烂的把它锯掉,我们用一个墩接的工艺,再用榫卯结构来加固,材料又保护了,又把它利用了回去,这叫保护与利用。
老房子维修好了,前来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据了解,目前婺源县18个传统村落234幢闲置老屋使用权实现收储。这些老屋也华丽转身为民宿、茶馆、咖啡店等等,从“老破旧”变为文旅热潮中的“主力军”。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