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落下帷幕。奖项归属没有什么悬念,《九龙城寨之围城》包揽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九项大奖,成最大赢家;《破·地狱》捧杯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四个奖项,最佳男主角颁给了《爸爸》刘青云,这是他第四次捧杯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前三次分别为2007年《我要成名》、2015年《窃听风云3》和2023年《神探大战》。



香港电影陪伴我成长,从吴思远的《鹰爪铁布衫》启蒙,成为香港电影死忠粉差不多近30年,但这届金像奖、特别是刘青云拿影帝这事儿,却让我第一次深信不疑的感慨,香港电影离死不远了。

“香港电影已死”这句话说了很多年,我从来都嗤之以鼻。

1999年张学友在友个人演唱会上说“香港人适应能力很强,应变能力好快,无论怎样的环境都能够生存下去。”这句话形容香港演艺人士,特别是电影人再合适不过。



每当有人跟我说香港电影完了,我都会反驳说“没完,每年不都还有的看?”20多年前有救市的《无间道》,陈木胜离开前有引以为傲、掀起观影热潮的《怒火重案》,前几年有黄子华焕发第二春的《毒舌大状》《饭戏攻心》,以及去年上映、这届金像奖拿走大部分奖项的《九龙城寨之围城》和《破·地狱》。

电影上映的时候还没觉得,但金像奖从提名到颁奖,反复的背刺影迷、让观众失望,以及整个颁奖典礼的寂寥和凋敝,让我不得不承认,香港电影真的离死不远了。



一、香港电影正在“物理死亡”中

纵观这届金像奖各个奖项的入围影片,仿佛都在反复对影迷说七个字:“没办法,就这样吧。”

提名最佳电影的《九龙城寨之围城》《爸爸》《看我今天怎么说》《破·地狱》和《从今以后》,就是这届金像奖能拿得出手的五部港产片,其他入围作品如《虎毒不》《久别·重逢》《我谈的那场恋爱》等,更像是撑场凑热闹的边角料,如果放到二十年前,根本就没什么入围的机会。主办方大概是意识到内地电影人不太可能过来参加捧场,所以这一届基本把合拍片拒之门外,结果显得整个入围评选都过于寒酸,本土港片真的没几部了。

提名的作品少,导致不少奖项含金量不够,甚至入围名单都略显尴尬。最重头的最佳电影,提名的五部作品真的能对得起“最佳”两个字吗?



最佳女主角提名的五位演员,实在是乏善可陈,很像是随便给了卫诗雅,然而她在《破·地狱》里饰演的女儿,其实是电影最大的败笔,导致她的表演都始终处于拧巴和矛盾之中,看不到信念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