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这一承载着热血与担当精神的节日即将来临之际,法治的浪潮正以青春之名澎湃涌动。为激励广大青年传承五四薪火,勇担新时代法治使命,4月27日下午,五四传承,青年有为——青年这Young说法治暨奉贤区司法局“思贤学堂”系列实践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精彩上演。
在"青声话法治"活动现场,法治实践的蓝图正以青春笔触徐徐展开。随着奉贤区司法行政系统大学生实践项目清单的正式发布,一幅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法治人才培育图景渐次清晰——该项目将深度聚焦六大实践模块,通过搭建行政复议实践基地、律师实务课堂、社区矫正实训阵地、法学前沿研究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一线窗口等载体,形成"沉浸式岗位实训+导师制成长护航"的双轨培养机制,还设置"一对一导师跟进指导"制度,确保学子在法治实践中实现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的双重进阶。
同时,奉贤区法律服务志愿团也进行了宣介。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的青年教师代表、奉贤区的青年律师代表、奉贤区司法局的青年代表以及中建二局华东公司的青年代表还进行了主旨演讲,从不同角度分享对法治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这场法治与青春的“双向奔赴”,实则源于三方去年12月6日播下的合作种子——奉贤区司法局与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建二局华东分公司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后,一系列创新实践已落地生根。
谈及合作成果,各方代表纷纷点赞并展望未来。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曹文韫感慨道:“一线青年律师和司法专家带来的实践经验,是书本之外的宝贵财富。学生们在科创项目中与专家深度互动,既收获了专业指导,也为学术研究注入了实践活力。”奉贤区司法局贤城公共法律服务志愿团成员洪陈如愿表示:“此次活动为志愿团搭建了吸纳专业力量的优质平台,未来将联动法学生、法学教授共同参与法治宣讲,让普法工作更具专业深度与传播广度。”中建二局华东分公司青年代表遆博则强调:“参加这样的活动,将进一步促进公司合规建设。此前,公司联合奉贤区司法局、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在奉贤文体中心项目成立了建筑法律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为建设者和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以及其他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帮助建设者和居民解决一些法律纠纷和一些急难愁盼。”
此外,当天还举办了研讨会和团建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各方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
记者:严沁
编辑:何海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