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剪辑师都在炫耀丝滑转场时,真正的高手早已在看不见的战场布局——那些看似随意的镜头停顿,也被称为“留白”的镜头,才是操控观众情绪的秘密开关。

很多人认为蒙太奇就是转场的衔接,但是董北认为最好的蒙太奇是学会停顿的运用,为什么“停顿”如此重要呢?

在MV《入海》的拉片中,董北详细讲解了“停顿”的几个用法,如何运用“停顿”给观众“留气口”,“气口”就是给观众感受人物情绪的空间。

01

新手剪辑容易忽略的问题:“气口”很重要

整个MV在讲毕业季,这一组镜头是舍友之间在玩转酒瓶的游戏,酒瓶指向了男主角,意味着要分别了。但是男主角开始说话之前沉默( 停顿)了好几秒钟,以剪辑师的立场来看,这是必须的。因为思考的时间必须给到位,更交代了分别在即的环境伤感渐生的氛围


如果直接衔接,当然剧情也是顺畅的,但是缺少了离别的味道。所以对于剪辑师来说,“沉默是金”并不是一句空话。

02

“停顿”是情绪的铺垫

正如董北所说:“片子剪得好不好不在于转场的炫技,而是镜头之间的组接,和整体情感的适配。”

在MV的副歌段落,董北就利用“停顿”形成的段落来铺垫情绪。这一段的特别之处在于男主角坐上出租车发现司机和自己长得一样,男主角扭头再看窗外,路边忙碌的上班族也和自己长得一样。


此时音乐的停顿是欲扬先抑,音乐上来时才会更煽动情绪。在歌曲中间加入一小段剧情,使影片有不同的侧重点,从而形成段落感


03

“停顿”突出反差

进入副歌部分后,董北利用“关键动作剪辑+停顿”,前面是一连串跑碎镜头,用动作的延续感,突出上班的“累”。


然后抓“开门”的关键点,跳切转换场景,从办公室转换到马棚。


马棚的长镜头节奏明显舒缓下来,让观众进入情绪。


这样一段“前紧后松”的对比镜头,让观众有呼吸的空间,情绪也随之跌宕起伏。


04

“停顿”并不是黄金法则

有效的“停顿”使影片节奏充满呼吸感,但需要警惕的是,“停顿”并不是万能的。不恰当的“停顿”会破坏影片的质感,剪辑过程中需要按照具体情况分析使用。

  • 停顿≠黑场过渡(除非刻意制造设备故障效果)

  • 避免在音乐重拍处停顿(节奏冲突会产生混乱感)

  • 纪录片慎用设计性停顿(容易破坏真实感)

新手剪辑的误区不止“炫技”或者无缝转场的使用,如何在一大段镜头中挑选有效镜头、如何摈弃学生思维、如何吃透剧本等都是剪辑师在实战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新片场课堂的【剪辑大师班】中,董北老师都会一一讲解,将十余年实战经验倾囊相授,涵盖素材筛选节奏控制跨类型剪辑等核心技巧,助力从业者少走弯路。


课程简介

课程集中于剪辑师的职业瓶颈突破方法,如何从剪辑“工具人”到叙事创作者进行角色转变,帮助学员从传统固化剪辑思路进阶一线项目方法论。学员将在拉片拆解、职业人脉拓展、作业点评等实战环节中,全面提升剪辑思维,优化创作技巧,完成技术与职场的双向赋能。

课程亮点


  • 职业跃升:从执行到创作的思维转型

  • 实战拆解:广告/短片工程文件深度解析,广告成片与原始素材对比揭秘

  • 拉片精研:《啥是佩奇》等经典爆款短片首次拉片分享+抽取作业点评


欢迎扫码咨询课程信息~

课程大纲

day1

开班致辞、剪辑流程分享

  • 导师介绍、课程介绍、学员

  • 导师剪辑工作流程分享:介绍素材挑选方法与框架搭建

多类型广告项目实战讲解

  • 摆脱“学生思维”:掌握高性价比学习方法

  • 认清自己的位置:协助者但不失难度

  • 如何吃透剧本:了解品牌调性

  • 非线性思维养成

多类型广告项目实战讲解

  • 素材挑选

  • 叙事主角与视角运用

  • 套剪实战

  • 特效片创作流程

    过往剪辑作品工程展示&即时问答

day2

从“工具人”到“创作者”的思维升级(下)

  • 职业道路上人脉与合作关系的建立

  • 剪辑思维的累积,由“快”转“慢”

  • 职业瓶颈期的突破策略

多类型广告项目实战讲解

  • 《啥是佩奇》首次拉片分享(创作故事+工程展示+技术详解)

  • 学员作品随机抽取拉片点评,问答环节

  • 职场高阶认知提升(AI剪辑、行业发展等相关话题)

适合人群

  • 有基础剪辑创作能力的影视入门者及深度剪辑爱好者

  • 希望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剪辑思维的影视从业者

上课时间

5月17日-18日

上课地点

扫码添加课程顾问老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