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爱心,汇成江海。4月28日,常州志愿者马先生在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为远方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儿送去“生命火种”。随着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收集完成,江苏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也迎来新突破——1600例。



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支苏平专程到采集医院看望、慰问捐献者马先生,并向他颁发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荣誉证书,感谢其无私奉献的大爱善举。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吴红辉,常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戴亚东,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汤黎明等一同参加慰问。

“能救人一命,是我的幸运”

2025年春节过后,马先生接到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他激动得彻夜难眠。经过高分辨配型、体检等捐献前的准备工作,终于等到患者病情稳定、可以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好消息,于是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马先生顺利入住医院捐献采集。“能救人一命,是我的幸运。”马先生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心声。



2022年,南京的退伍老兵杨先生曾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后因患者病情变化未能实现捐献,这也成为他心中抹不掉的遗憾。今年1月,当得知与另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时,他当即向单位党组织请战,申请执行“生命救援任务”,最终成为江苏省第159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完成捐献心愿的那一刻,他说:“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燃他人的生命之火,这是比任何荣誉都珍贵的勋章”。

“每一个入库样本都可能成为绝境中的曙光,我捐献的不仅是一袋造血干细胞,更是一个家庭重燃的希望之火,对此我感到非常自豪。”现已入住采集医院等待捐献的志愿者方先生真诚地诉说着心里话。他鼓励更多人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患者送去关爱和生的希望,也为全社会传递温暖的力量。

生命助力,正在加速

从2003年7月全省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产生,历经5年完成了首个“100例捐献”。到如今,仅用5个月便完成“100例捐献”。在各地捐献者、志愿者及相关单位的高效配合下,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生命助力”一次又一次刷新纪录,跑出“爱心加速度”。

他们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却因同样的爱心和选择,用一次次“举手之劳”和“挺身而出”,让一个个“生命种子”得以跨越山海,点亮他人的生命之光。

截至目前,江苏全省已有26.2万人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入库数量居全国第一位。成功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600例(其中38例捐往香港、台湾地区和韩国、美国、德国等11个国家),捐献总数位居全国前列,为众多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

1600例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

江苏省红十字会始终把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加大宣传动员力度,优化完善捐献服务流程。在全国率先实现各设区市捐献工作站全覆盖,推动建成省、市、县三级捐献服务网络。在8个设区市14家定点医院设立采集点,方便捐献者就近入院采集,大幅提升捐献服务工作时效。

在宣传科普方面,江苏省红十字会积极培育“红十字‘救’在身边——爱心相‘髓’”等品牌项目,利用世界红十字日、世界献血者日、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捐献者的感人事迹,提高群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识。

江苏省红十字会还通过积极落实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三免政策”,加大对捐献者的褒奖激励,关心关爱捐献者,持续营造捐献光荣的社会氛围。



“1600例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江苏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捐献从个人善举变成社会风尚,便是对“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诠释。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祖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