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苏政法 记者 王瑞)加大困难群体司法救助力度、建立完善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4月29日,江苏省委政法委会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度政法惠民十件实事项目和工作推进安排。
据了解,2025年度政法惠民十件实事聚焦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在服务发展方面,主要是探索建立小微企业破产救治机制、依法打击涉企盗窃犯罪、建立完善生态保护修复机制。民生保障类项目则更注重源头治理、前期预防,例如深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推进专门学校规范化建设;开展养老机构人身安全排查整治,加强法治宣传;针对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低保户、困难退役军人等五类涉案困难群体,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组织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在政法服务类惠民实事方面,着眼便利化、规范化进行升级优化,推进公安政务“一起办”服务,将政府“多件事”变成群众“一件事”;新增100个远程公证服务点,覆盖全省80%以上的乡镇(街道);对50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提档升级,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普惠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等。
近年来,涉老诈骗、养老服务纠纷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事件,引发社会关注。目前,江苏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红利,同时也对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提出了挑战。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部分养老机构存在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养老服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去年,省检察院坚持高站位部署、多举措并用、全方位发力,部署开展了“情暖桑榆 检护夕阳红”专项行动,协同民政部门推进养老服务综合治理。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涉老案件184件,开展专项工作部署、座谈调研292次,联合开展专项检查181次,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84件,制发检察建议、风险提示函72份,开展法治宣传300余次。今年省委政法委将“发挥检察职能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确定为政法惠民实事项目,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效,开展全省养老机构人身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推动养老机构安全问题治理,切实守牢养老服务安全底线。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去年江苏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厅组织开展法治薄弱村(社区)排查整治工作,对首批614个法治薄弱村(社区)进行了整治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显著提升;省法院组织开展“小标的·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到位金额37.91亿元;省检察院健全检察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共给予司法救助4788件5168人,发放救助金6544.12万元;省公安厅组织开展涉诈资金精准及时返还工作,已返还被骗资金5.6亿余元,资金返还金额和返还笔数均位居全国第二。截至2024年底,全省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1475个、联络点18331个,站点(村、社区)覆盖率达92.8%,三年来通过工作站点受理法律援助申请6.6万件,提供值班律师法律帮助17.6万件,提供法律咨询42.6万人次,较好满足了群众便捷化、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2024年度,全省群众安全感达98.76%、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满意度达93.04%。
省政法单位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今年将在深入总结近年来政法惠民实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健全惠民实事常态化推进机制,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办好实事项目,打造一批江苏政法工作惠民品牌,让更多人民群众看得见、体验到、暖到心,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据悉,自2021年以来,江苏政法机关累计推出政法惠民实事项目40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度全省群众安全感达98.76%、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满意度达93.04%,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