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德云社要在上海开分社了。

那么,就要面对一个语言和受众的问题了,要德云社的相声演员们用上海话说相声也是不可能的。

郭德纲经常在段子里把观众视为衣食父母,那么他们的市场营销也应该一定知道,如今在上海的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数量各占到多少,都是衣食父母,会更注重上海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呢?

按德云社的江湖经验,他们会不会倒腾出“海派相声”来呢?

很旧的一个事情了,但确实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说是台上的滑稽戏演员在用上海话表演节目,台下的外地观众听不懂上海话,就在台下喊话,要求台上的演员用普通话来表演。

听不懂地方戏剧和方言,很正常,作为观众希望自己听得懂看得懂台上演员的表演,也是正常心理。问题是,他怎么就有胆量和勇气,敢于人在台下,就对台上的演员叫板呢?而且还是正在演出之中,他就不懂得对演员的尊重,他就不懂得对地方风俗的尊重?他就不懂得入乡随俗?他为什么会觉得应该台上的演员来适合他,而不是他来适合台上的演员呢?

他为什么敢这样呢?

这件事情,王汝刚在电视节目里也证实过,而且他那次也在场,还是他出面打的圆场,他大意是说,上海话演出是独角戏的特色,外地朋友听不懂上海话可以理解,但是应该体验一下独角戏的魅力,感受一下上海话的韵味。

可贵的是,演出继续,依旧用上海话。要是迁就外地观众,改用普通话,那就真的完了。衣食父母是没错,但是底线还是要的,戏剧和演员的底线还是不能突破的。

过度的宽容和包容,一味的迁就,只会助长对方的贪婪和嚣张。

想到另一则事情了,钱程和阮继凯师徒,也是上过央视春晚,演过独角戏的。因为面对全国观众,也自然改为用普通话来表演,结果呢?效果一塌糊涂,恶评如潮。你能说钱程和阮继凯的水平不高,艺术不精么?

倒是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德云社的演员正在台上用普通话说着相声,台下有观众用普通话对他们喊叫“你们用上海话来说”,不知道台上的演员会如何反应如何答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