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张玉钰)日月其迈,时盛岁新。改革风劲,砥砺扬帆。一次次创新性探索、一个个突破性进展、一项项标志性成果,镌刻着王益区改革步履铿锵的印记——今年,为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工业老城又如何积蓄向前发展“更大的推动力”?
不同视角,有不同场景,但都共同指向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王益区深入推进“立园满园”,建强产业发展主阵地,坚持拼经济搞建设“关键在产业、重点抓园区、最终看质效”,构建完善“1+3”现代工业体系建设,以更大力度做强做优重点产业链群,筑牢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产业支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畅通项目审批、备案“绿色通道”,开年以来通过在线审批平台办结项目手续187项,落实“红蓝章”审批制度,为21个项目合理简化程序,有效解决了审批项目要素过多、审批办结率低等问题,助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先进制造(汽车装备配套)等重点产业,持续发挥“5+8”招商组队作用,加大“走出去”力度,高频次加强与企业项目沟通对接,着力招引一批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大项目好企业。
经济向好,发展向新,更要民生向暖。王益区坚持聚焦人民群众高质量、高层次公共服务需求,通过惠民生、强保障,潜心练就为民服务“绣花功”,更好顺应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
“路面坑洼不平,路灯有时候也不亮,群众出行安全和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前不久,市三中至大同路社区路段的网格员向街道反映了群众对道路修缮的迫切诉求,此后不到两个月时间,铣刨破损路面、修复管网、铺设柏油、安装新路灯、并施画交通标线,这项道路改造工程建成投用,真正让“民声之路”转变为“民生之路”,受到群众集体点赞。王益区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提升、市政管网改造、城市街路更新等项目实施,着力提升城区功能、服务、生态、文化品质,以高质量城市更新提升内涵式发展能级。年度计划完成“四类管网”改造47.76公里、支巷道路提升1公里,改造老旧小区15个,持续推动城市功能品质落地见效,焕发城市新魅力。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的同时,王益区还积极推动就业、教育、养老等民生保障进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直接、更加便利的服务,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重点关注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创新构建“动态监测+精准服务+兜底保障”帮扶体系,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今年以来,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59人,就业帮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强化科学教育条件保障,全面更新升级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新建计算机教室19个、实验室20个、创客教室5个,新增智慧黑板240块,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11个,新建智慧校园3个,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室和学生阅览室护眼灯配备实现全覆盖,全心全意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加快推进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抓好智慧养老产业园运营,力促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骨干网络黄堡服务中心项目落地建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蓄势之年,王益区将继续奔跑向前,干字当头、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创新突破,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谱写更加嘹亮的发展乐章!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