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个边上,都有风景美丽。」
◆◆ ◆
图文原创:人生边边
欢迎转载,谢绝抄袭
01
尘世相逢皆天意
情缘深处有玄机
世界上有那么多人。
可人生路上能相遇相知的人,到底不多。
所以,从大数据上看,和你匆匆擦肩而过的人,确实是一种缘分。
更不用说那些能停留下来,向你微笑,或是和你说几句话的人。
至于遇见自己心心相恋的人,发现对方也一样喜欢自己,必须说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不然怎么都讲不过去。
《西江月》中,张伯瑞也讲男女。
不过,他真正要讲的却是丹道: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自称木液与金精,遇土却成三姓。更假丁公锻炼,夫妻始结欢情。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
02
姹女郎君:
丹道术语中的阴阳密码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
姹女,炼丹术语,在内丹和外丹中所指并非同一对象。
前者指的是心火,后者指的是水银。
与此相对应,郎君同样是炼丹术语,指的是水中真阳。
二八三九分别为阴阳之数,字面上又可指正当适龄的少男少女。
就像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思情一样,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这回事,或者这件事本身有没有问题,是不是道德,应不应该受到限制……
如上这些当然是问题,却不是张伯瑞要讨论的问题。
毕竟,他要创作的是诗歌,而不是论文。
在有限的字数里,他必须直击问题核心,用规定的字数,去讲最应该讲的真理。
所在,在男女相爱相亲合乎自然之道的大前提下,问题的焦点变成到底要如何才能得偿所愿。
就像世上男女相遇相知靠缘分,其中自有上苍安排的冥冥之意,丹道中同样讲机缘,讲灵性。
自称木液与金精,遇土却成三姓。
内丹术语中,三姓指的是木液(神水)、金精与神火,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道如此,丹道亦如此。
天道与丹道,道道都彰显出上苍的秩序与神秘。
世人要做的,不是要挑战这秩序,以为自己可以成为新秩序的制定者,而是在其面前生存敬畏。
03
丁公火候炼真情
坎离交融悟天道
更假丁公锻炼,夫妻始结欢情。
《周易参同契》中,“丁”对应离火。
“丁者火之精,炼药须凭火候功”,北宋丹经《丹房奥论》中曾如此记载,可见丁公指火候控制。
综合如上资料,丁公在张伯端笔下可以理解为炼丹时心神对元神的调控,也即火候运用。
至于“夫妻始结欢情”,显然同样是一种隐喻,指向坎离融合。
宋代丹家薛道光曾注张伯端《悟真篇》云:
“夫者离宫之汞,妻者坎中之铅”。
由此可以看出张伯端在此描述的是心火(离)与肾水(坎)的阴阳融合,坎离与男女对应,两者俱为一阴一阳。
阴阳虽有自然相吸相合的本性,仍要借助某些外力,说明自然和借力两者并不相悖,而是相辅相成。
另一方面,修炼者不可全凭己力,一条路走到黑,其真正要做的是发现自然,顺应天道,外力不过是促使自然之力成就。
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
河车本指小儿胞衣,但在内丹术语中其指丹头缘任督二脉运行的路线,有大小周天之异。
昆仑峰顶,此处是指头顶的泥丸穴。
明代陆西星《方壶外史》记载“真气过玉枕,达昆仑,如日月之经天”,可与本处互相对应,印证真气贯通三关后归于头顶的修炼路径。
如上四句是张伯端对内丹修炼核心过程的简洁描绘:
修炼者通过精准控制火候促成心肾交融,并驱动真气沿任督二脉持续运转,最终将纯阳之气汇聚于泥丸宫。
这是一个持续的、生生不息的、同时又充满神秘与欢乐的过程。
04
以真心为鼎炉
炼就人生大欢喜
没有吃过某样东西的人,很难向他人介绍那种东西的滋味。
就算是道听途说拾人牙慧,其介绍过程必定是言之无物,如纸上谈兵,很可能和事实相去甚远。
张伯端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在他向后人介绍炼丹过程的词作中,能感受到的除了细节,还有他在过程中的欢欣与满足。
爱与不爱,都既骗不了自己,也骗不了别人。
可是为什么要骗自己与别人呢,虚饰的热忱与快乐,其本质会是痛苦与虚空,与真正的热忱与快乐毫无关系。
人生短暂,若是在尘世中寻得自己愿意全心投入的事业,或是某项研究,或是仅仅是遇到某个地方,某个人……
那就还是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吧,做个真诚的人,当是快乐第一要义。
当我们以心火熔炼浮躁,以肾水滋养灵性,让真诚成为贯穿任督二脉的河车,终将在生命的昆仑之巅,遇见最圆满的自己——
这或许就是古老丹道给予现代人最珍贵的启示。
人生君说
“真诚是最高明的火候控制,
自然是最完美的修炼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