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文 刘畅/摄 胡璟/设计)有一首名曲,曾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被当作国礼赠予国际友人,也曾搭载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在太空播放,它就是中国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代表作《二泉映月》。


近期,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现代快报、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承办的“Pick最江苏!‘影响世界的江苏符号’全球传递活动”启动后,吸引了一批海内外名人大咖、“Z世代”青年群体等参与,海内外传播量超过600万次。经全球网友和专家投票,网友心中最受欢迎的江苏符号揭晓,中国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榜上有名。

《二泉映月》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整首乐曲之中,有无奈的叹息,有内心的求索,也有乐观的表露,所有这些,才是阿炳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1950年录下《二泉映月》之前,阿炳已经将这首二胡曲演奏过成千上万遍。在长时期的修改、锤炼过程中,逐渐把那些粗糙之处、不尽如人意之处淘汰掉,对乐曲下的功夫越深,它就越接近“化境”。

自1950年9月录音以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二泉映月》已经从无锡出发,走向中国,传遍世界,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不朽经典。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众多国家使节云集北京庆贺。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精选了十首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经典民族器乐曲,制成唱片,作为贵重礼品,分赠前来我国参加盛典的国际友人。其中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获得高度评价。

1985年,《二泉映月》在美国荣获世界十大音乐经典作品之一的荣誉。《二泉映月》并不仅仅限于二胡独奏,迄今它已被改编成为多种演奏形式,广泛流传,成为众多著名乐团演奏的经典曲目。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法国里昂交响乐团,都先后演奏过这支名曲。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二泉映月》作为搭载音乐,随着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进入太空。

《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以其鲜明的中国民间风格和深刻的人性思想内涵,和长江、黄河万里长城一样,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


图片来源:无锡市委宣传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