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海聚春申 职引心路”——归国留学人员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主题活动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举行。活动发布了“海聚春申”工作品牌,这是上海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闵行实践锻炼基地的创新举措,后续相关活动也将融入闵行区集中资源打造的“闵而好才·海创WE来”人才工作品牌之中,通过发挥智囊团成员的专业优势,持续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5年前,上海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闵行实践锻炼基地揭牌成立。此后,闵行基地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持续提升能级、积极创新实践,成为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海聚春申’这个名字能清晰、精准、全面地表达赤子归航,植根闵行这片热土的想法。”伊尔庚(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莉表示,作为智囊团成员之一,除了建言献策,后面还要跟具体企业对接,赋能企业发展。


“海聚春申”首批33位智囊团成员代表被授予聘书。该智囊团包含来自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高管。据介绍,后续,智囊团成员将参与到闵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专业所长和行业优势,提供各方面支持。通过这一举措,上海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闵行实践锻炼基地的影响力将持续扩大,吸引更多海归人才了解闵行、选择闵行、扎根闵行,共同谱写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涛目前正在上海大零号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挂职。作为首批智囊团成员之一,他表示:“在大零号湾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发现这里的许多企业需要市场资金注入。因为自己原来的工作就是和投资机构接触,接下来,我将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些企业对接优质投资资源,搭建资本桥梁。”


现场,闵行区科委和孵化器企业分别介绍了大零号湾科创政策和“一公里孵化器”服务创新创业情况。此外,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司的三位代表,分别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心理健康引导与人力资源管理,为观众带来一场多维度、跨领域的精彩分享。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专家、企业家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和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代表,围绕“促进闵行区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等方面开展讨论与分享。


来自埃及的留学生倪浩然已在中国学习生活了14年。去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他毅然踏上了创业征程。在活动现场,这位年轻创业者分享了他的创业项目:“我专注于中国企业的出海服务,特别是中东市场对接,重点覆盖沙特、埃及、阿联酋等国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护航服务。”


“海聚春申”是上海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闵行实践锻炼基地挂职干部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该工作品牌由第五批挂职干部首发,后续将由一批批挂友接力传承。下一步,区委统战部将持续支持实践锻炼基地做好品牌建设,为闵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继华出席活动。


记者:刘成荣

供稿:区委统战部

视频:徐玮 汤洪魁 魏天浩

初审:岳顺顺

复审:戎长春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