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归国留学青年人才队伍建设,4月14日至25日,成都市欧美同学会在成都市社会主义学院、中共宁波市委党校举办2025年成都市归国留学人员国情研修班。40名来自市会和各区(市)县、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市属国有企业的青年归国留学人员代表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学习。
开班动员:明确使命,启航新程
开班仪式上,成都市欧美同学会专职副会长、秘书长游弋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对学员们提出三点期望:
一是聚焦增强政治能力,增进政治共识。希望大家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工作足迹,深刻体悟“八八战略”在宁波的生动实践,提升对留学报国这一角色定位的感悟认知,更加坚定留学报国使命担当,团结和引领全体在蓉留学人员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之中。
二是聚焦增强创新能力,扩大发展贡献度。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论述、宁波商帮与宁波文化的格局等内容,围绕更大力度推进“三中心一基地”建设、优化构建“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开展“进解优促”“立园满园”行动等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结合个人专业领域与事业发展实际,学习借鉴“八八战略”等宁波经验,通过科研报国、实业报国、建言报国、民间外交报国等多维发力,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注入强劲动能。
三是聚焦增强履职能力,强化互学互动。要围绕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民间外交生力军三大职能,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结合专业和岗位实际,提升履职水平。落实国家“人才梯队建设”规划,通过互学互鉴、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实现“1+1>2”效能突破,打造归国留学人员“报国智囊团”和“创新先锋队”。
双城联培: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本次研修班精心构建了政治引领、实践赋能、纪律保障的三维培养体系,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课程设置丰富多元且极具针对性。安排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留学人员的历史使命”等核心政治政策理论课程;特邀行业专家深入剖析民营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前沿等理论;还安排中华典籍文化课程,邀请宁波本土专家解读宁波商帮文化精髓等,让学员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立体维度,从理论层面深入理解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培训模式上,第一次采用成都-宁波双城联培模式。在成都,学员们走进交子金融博物馆、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等地,亲身感受公园城市的发展脉搏,深入了解成都在金融创新、数字文创等领域的探索与成就。在宁波,重点开展“八八战略”实践解码、宁波帮精神传承等专题学习,并实地走访江丰电子、大丰实业等科创企业,直观感受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此外,还通过观看影片《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开展红色教育,让学员们在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在两地都采取“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影视教育+实践互动”的多维沉浸式学习模式,学员们系统掌握了地域发展战略与文化传承的紧密联系,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多彩活动:增进交流,凝聚团队力量
为促进学员之间的联谊交友与互动交流,培训班精心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主题分享会上,学员们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古诗朗诵环节,他们用深情的演绎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现代诗朗诵则充满激情,演绎着时代的最强音。八段锦表演刚柔并济,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独特价值,而七种语言(俄、德、法、日、韩、英、中)合唱的《成都》,更是将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完美融合,赢得了阵阵掌声,也进一步增进了学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文化认同。
在结业仪式上,各学员代表立足“国际人才枢纽”定位,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布局。大家畅所欲言,在思想的碰撞中凝聚起“科技报国、实业兴蓉”的发展共识,充分彰显了本次研修班“聚英才、启新程”的显著培育成效。
学员们一致认为,通过此次培训,自身实现了“三个显著提升”:一是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通过红色教育基地的沉浸式学习,深刻增强了“留学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感。二是知识视野更加开阔,课程内容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数字经济、文化传承、统战理论等多个领域,有效助力学员构建跨界思维。三是履职能力更加扎实,互动研讨环节聚焦“海归创新创业痛点”,共同形成了多项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立足本职岗位,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把在浙江所学、宁波所悟转化为助力成都现代化建设的新动力、新活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贡献更多留学人员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