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出行的选择之一。那么,在上海,“90后”“95后”“00后”年轻人,谁才是骑行的第一主力?“上班族”骑行接驳地铁通勤出行的热门站点有哪些?双休日单车骑行的热力区域在哪,热门路线又有哪些?这个春天上海年轻人的骑行轨迹,展现了怎样的独特节奏?
日前,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美团单车联合发布《2025魔都青年春日骑行数据报告》。该报告基于美团单车2025年3月1日至3月20日订单数据,分析了职业青年工作通勤和年轻人双休日出游场景的特点。
数据显示,这段时间上海青年骑行日均订单量环比2月上涨42.86%,工作日里的上班族通勤骑行占比57.5%,双休日的赏春骑行占比42.5%。“00后”贡献春日骑行单量超40%,“90后”春日骑行单量占比27.62%,“95后”占比31.54%。男性骑行用户单量占比60.35%,女性占比 39.65%。
“上班族”通勤骑行呈现短途、高频的显著特征。“上班族”平均每周在中心城区骑行3.3次,每次1437米,时长9.7分钟;在非中心城区骑行2次,每次2085米,时长14.2分钟。
数据显示,上海中心城区中,徐汇区为工作日单车使用量最多的区域,其次为杨浦区、静安区。
上班族工作日潮汐式用车特点明显,7-9点、11-13点、17-19点通勤高峰时段骑行单量占比66%,是非高峰时段近2倍。通勤骑行10分钟以内单量占比60%。
从工作日全时段来看,人民广场站、南京东路站、静安寺站位列单车使用热门地铁站前三。热门站点均位于中心城区,周边分布大量办公楼、商场、景点和居民区,短途出行需求强劲。
从工作日通勤高峰时段看,十个热门地铁站点分布在松江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徐汇区、黄浦区。其中,前六位均为轨道交通沿线的远郊站点,大量青年居住于中心城周边地区及主城片区的轨道交通沿线,让渡通勤时间以降低居住成本。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调研发现,上海约45%的青年工作在中心城区,高度聚集于内环内和中央活动区;约35%的青年居住在中心城区,主要分布于内环沿线区域和内外环之间。排在七到十位的均为换乘大站,周边办公楼和商场密集分布,上班族“地铁出站就骑车”,接驳地铁站与目的地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上班族通勤“最后一公里”目的地前十站点中,抖音新江湾广场、北外滩来福士、上海火车站位列前三。
抖音新江湾广场周边汇聚了抖音、B站、叠纸游戏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分布在地铁10号线三门路站一公里范围内,上班族“地铁出站就骑车”需求显著。北外滩来福士靠近地铁12号线提篮桥站,周边写字楼汇集众多跨国企业、金融机构、律所等,上班族上下班、午休餐饮、外出办事等需求催生大量短途骑行。上海火车站叠加“出行+商旅+办公+居住”的多元骑行场景,集合铁路、地铁(1/3/4号线)、公交、长途客运多种出行方式,距静安嘉里不夜城、金融街购物中心等商圈一公里内,周边中兴路、永兴路、梅园路、汉中路等分布多个居民区,部分上班族在上海与昆山、苏州等周边县市间“跨城通勤”。
不同于通勤骑行“点对点”的强目标导向,休闲骑行呈现更自由的随机性、探索性特征。年轻人赏春骑行双休日日均骑行一次以上,在中心城区的平均骑行距离为1545米,非中心城区为2240米,均长于通勤骑行距离。
上海年轻人在中心城区骑行偏爱体验和感受摩登城市,在非中心城区骑行更爱体会自然风光。报告显示,中心城区追风赏春热门路线前三位分别是愚园路、北外滩、南京西路,非中心城区追风赏春热门路线前三位分别是前滩休闲公园沿江骑行道、古猗园路、七宝古镇。
原标题:《这个春天,上海年轻人最钟爱的骑行路线是什么?》
栏目主编:张骏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刘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