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今天不比个高低,很难收场,有好戏看咯!”4月24日,在河南省渑池县果园乡苏庄村烟叶示范方,来自省内外10大农机厂家展示的烟草机械就要上场,人堆里,数烟农王三民最活跃。

这里是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农机农艺验证暨机械化移栽现场会的农机“赛马”选型环节。这里是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农机农艺验证暨机械化移栽现场会的农机“赛马”选型环节。田地里,烟叶移栽机、中耕培土机、起垄覆膜机等30余台各类农机挺立田头、整装待发,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戏。


移栽打穴机正在演示。席新超摄

“请1、2、3号位演示!”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只见3台不同厂家的中耕培土机同时起步、一较高下:比的是马力有多大,效率有多快,标准有多高。

“谁优谁劣,一看便知。我相中了3号位农机,马力大不说,还更符合农艺标准。”苏庄村烟农杨智晖和乡亲们交流着,对这种农机“赛马”方式称赞不已。

农机“赛马”选型有看头,烟农致富有奔头。

最有看头的好戏在哪里?爆人气、接地气的“压轴”好戏,要数渑池县农机土专家毛发财改造的农机,令人称道。这台“压轴”好戏,与烟农使用传统覆膜机“吃苦头”有关。

“以前传统机械覆膜,由于机械性能缺陷,田地覆膜后,一遇到大风,地膜容易被撕开口子,还得二次返工,我们总希望在机械性能上升级改造。”回忆之前覆膜,王三民吃过不少苦头。

想改造,往哪改?针对传统覆膜机压膜不紧、易于漏风、费工费力等问题。今年毛发财着手对覆膜机构件覆土滚筒、覆土圆盘、压膜轮、推土板等进行优化改造。改造后的覆膜机,既可对垄体块状土壤实施碾压平整,又能实现压膜轮对地膜的撑展,还能让滚筒出土口与地膜不接触,保障地膜不受破坏,同时,由覆土单圆盘改为双圆盘,有效增加地膜覆土量。

此外,毛发财还在压膜轮上用布料包裹动了不少心思,“压膜轮用布料包裹,有效增强压膜轮与地膜的黏性,解决了地膜压不展、薄膜漏风、与土壤接触面不实的问题。”毛发财介绍,根据本地土壤性状,他通过对棉质布料、丝质布料等多种布料进行试验,最终发现棉质布料效果最好。

这一“棉质布料包裹”的思路,还应用在增加的辅助轮上,辅助轮在压膜轮之前实施对地膜第一次撑展,对压膜轮压实压紧地膜起到了辅助作用。

过去,施肥全靠人工撒施,汗珠子摔成八瓣儿,用工成本高,施肥还不均匀,影响烟叶吸收养分不均衡,这也让烟区烟农吃了不少苦头。

现场,毛发财还演示了改造的起垄施肥一体机,他通过在起垄器具上加装肥料装置,在肥料漏口处增加了一个转动粉碎轮,通过粉碎轮的作用,将有机饼肥等肥料一并均匀施田,让烟叶吸收营养更均衡。

“这些年,改造了不少农机,多亏烟草公司、河南农大从中指导,没有他们我很难完成农机改造。”演示结束,毛发财这样说。

啥是好农机?对老百姓来说,能让种田省工省时省心省钱,就是好农机!

“细账还没顾着算,但今年施肥、覆膜两项工序算下来,较往年大概省下1.5-2万元。”种田这笔账,老乡们都算得清楚,王三民说,“今年总算解决了地膜压不紧、施肥不均匀等问题,种田更有底气了。”

产业向新转,先要打好“方向盘”。近年来,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锚定烟草全面全程机械化方向,深入推进机艺融合示范县建设,通过引进更多“从0到1”的原创式新型农机,也珍视本土化“从1到N”的集成式改造、实用式改造,持续提升烟区机械化应用水平。

在具体工作中,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一方面压实机艺融合专班责任,谋划工作方案,详列任务清单,全力打通“肠梗阻”,解决烟叶生产“无机可用”难题;另一方面坚持“用中改、改中用”的思路,以因地制宜、实用为要,加强与河南农大、本地土专家的联合攻关,针对部分“水土不服”的农机,实施优化改造,积极探索实践机艺融合“最优解”。

种田多了“良机”,致富更有底气。眼下,渑池烟区烟叶移栽如火如荼进行着,广袤田野无限生机……(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作者:席新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