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在建国之前,中国军人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
而现在广为人知的除了淞沪会战、百团大战之外, 还有一场“中国军人最惨烈的一仗”。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七千多将士身亡,日军无一人生还,但是却守护了当时中国获取国际物资的生命线,这场战争,就是松山战役。
松山战役为何会爆发?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之后,中国原本可以获得国外物资的三个对外贸易口岸,即天津口岸、香港口岸和上海口岸都陆续被日本控制,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想要接受国际上的物资援助,只能通过滇缅公路。
如果滇缅公路也被日军切断,那么抗日战争的物资就无法再顺利进入中国境内,中国就只能凭借着匮乏的物资和日本战斗,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中国十分不利。
为了保证滇缅公路这条输血线路的通畅,1941年12月23日,中国远征军正式成立。
这支队伍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支援英国军队在缅甸抗击日本侵略的任务,二是保障中国滇缅公路的安全。滇缅公路连通中国云南和缅甸,直接关系到中国后方物资储备和国土安全。
在远征军成立之后,这些英勇无畏的军人远赴缅甸作战,但可惜的是,远征军的首次入缅作战就失利了,而且滇缅公路也被切断。
面对这一不利的情况,远征军们着急不已,但作战不是过家家,需要从长计议。
首次作战失败后,中国远征军们退到了怒江东岸,和日本军队隔空对峙。与此同时,日军进驻怒江西岸。
日军进驻怒江西岸之后,开始了自己的阵地建设,日本战略专家认为,松山可以支撑滇西和缅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决定在松山建立一个永久性的防御要塞。
为了尽快完成这个防御要塞的建设,日军甚至从中国滇西、缅甸等地强行征集了一千多名民夫二十四小时施工,在建设完成之后,又无情的将这一千余人全部通过注射药物的方式处死。由此可见,日军罪孽深重。
第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后,日军又在之后的两年对松山地区的要塞堡垒进行了扩张和巩固,至此,松山已经成为了一个坚固的碉堡,难以攻灭,日军也因此放松了下来,认为自己的阵地牢不可破。
毕竟,中国如果想要使用滇缅公路,就必须先攻破松山。
1944年,为了打通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开始进攻松山。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也是一次壮烈的战争,因为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远征军损失惨重。
根据数据统计,在松山战役中,中国七千多将士身亡,日军则无一人生还。
惨烈的松山战役
日军通过两年的时间在松山建立起了一座军事碉堡,并且自负的认为这一碉堡安全不可破,可当中国远征军打入的时候,日军才意识到,他们低估了中国军人的不要命程度。
1944年6月4日,远征军71军占领竹子坡,这里是松山日军的外围阵地,和松山遥相呼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成功夺取了腊孟街及阴登山。
在夺取阴登山期间,日军队长被炸断腿随后自杀,中方各部队伤亡1600多人,单是新28师就伤亡过千人。
与此同时,连绵的雨季让怒江水面上涨了一倍,在伤亡人数大大超过预期的情况下,远征军开始感到疲乏,卫立煌等人意识到松山战役必须尽快结束,否则远征军很有可能全线崩溃。
1944年7月,远征军一连对松山发动了五次战役,到七月底,加上六月初的战役,已经是第六次对松山作战,为了占领可以俯瞰松山各阵地的滚龙坡,远征军246团的几十个英雄和日军同归于尽,最终成功拿下了这块战略高地。
1944年8月至9月,远征军在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继续发挥啃骨头精神,对松山上的日军碉堡进行围攻袭击。
在牺牲了数千人之后,9月7日,松山日军守备队继任队长真锅邦人被击毙,这代表着在这场战役中,远征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远征军获胜之后,还解救了当时被日军侮辱的朝鲜慰安妇,其中有的慰安妇已经身怀有孕,却还要被迫承受非人的侮辱,足以见得日军的丑恶。
虽然松山战役持续时间不长,仅仅数月,但中国远征军们却付出了巨大了代价,当时在松山的日军被尽数歼灭,为滇缅战役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5年1月,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在缅甸会师,滇缅战役最后以中国的胜利告终,此后不久,日本宣布投降,中国终于将在国内顽固侵略了十四年的日军赶出家门。
可惜的是,这样巨大的胜利,那些在松山战役中失去生命的英雄们,却再也看不到了。
1947年,各界人士在云南昆明市圆通山公园为滇西战役的阵亡将士修建了一座纪念碑,正面碑文中的“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几个字,道尽了战争中那些英雄们的心酸。
为了纪念松山战役,云南省腊勐乡一直保留着战争遗址,这里是二战中保留的最为完整的战场遗址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虽然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几十年前浴血奋战,只为给新中国拼出一条血路的战争英雄们。
松山战役的历史时刻在警醒我们,和平发展才是各国携手共同应对未来的正途。
可如今的日本却罔顾抗日战争历史,首相和政客屡次参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还篡改日本教科书,试图否认侵华历史,实在可恶。
日本犯下的累累罪行,不会因为日方的否认就消失,滇缅公路上的血肉灵魂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勿忘历史,以史为鉴。
如果日本在当前的和平年代继续对中国行不义之举,那么中国也一定会全数奉还。
参考资料:
新华网:2015-08-21:苦战百日 伤亡万人 全歼日军——中国远征军老兵刘中柱回忆松山之战
人民网:2015-05-29:松山遗址:一寸山河一寸血(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