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入朝参战的早期五次进攻作战中,第三次战役特别短促,它开始于1950年12月31日,结束于1951年1月8日,整个过程仅仅只有短短9天时间。
尽管第三次战役过程甚短,志愿军中却还是涌现出8名特等功臣。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这些相对来说,不太知名的志愿军特等功臣们。
安炳勋(没有找到这位英雄的照片)
1950年11月29日第三次战役开始的前夜,志愿军第42军第125师373团作为全师的前锋部队,奉命向新仓里方向穿插,占领当地公路旁的制高点截断敌军的退路。
然而作为373团先头部队的1连到达预定要占领的新仓里高地时,蓦然发现紧邻公路的三个山头,居然都已经被敌人占领并设立了防御阵地。
1连连长见状当机立断,立即命令在队伍最前列的尖刀排(1排)向敌军占据的山头发起进攻,务必尽快拿下敌军的阵地。
尖刀排排长安炳勋接到任务立即仔细观察了地形,然后将手下的三个班分成三个突击小组,同时从三个方向向敌人占据的三个山头中最高的山头发起了进攻。
可当安炳勋率领战友们冲到敌人阵地前沿时,突然一颗子弹射来打中了他的下巴,顿时他脸上和胸前一片殷红。然而安炳勋毫不顾自己的伤势,他迅速插上刺刀第一个跃入了敌阵。跟在自己排长后面的战士也纷纷模仿,插上刺刀猛冲入了敌人的阵地。
被志愿军战士的勇猛震慑的敌人心理防线轰然崩塌,他们手脚并用地爬出阵地四散而逃,一个个都恨不得爹妈再给他们多生两条腿。
一口气拿下了最高的山头后,安炳勋才终于在战友的帮助下简单进行了包扎。包扎刚完成,安炳勋便强忍着伤痛指挥机枪组,在新占领的敌阵上设立了火力支援点,接着他便带领全排下山,向近处敌人山头阵地发起了进攻。
由于有了最高山头的火力支援,这座山头上的敌人阵地也被尖刀排轻松拿下来,然而在这一次战斗中,安炳勋左手也负伤了。
接连攻克两二座敌人阵地后,还没有坐下喘口气的安炳勋注意到373团的兄弟部队3连,在攻击最后一座被敌人占据的山头时受阻。于是他顾不得伤痛又指挥全排冲下山,从侧翼向敌军占据的山头发起进攻,协助3连攻取敌人最后占据山头。
在攻取新仓里三个山头的战斗中,安炳勋率领的尖刀排立下了卓著功勋,光是安炳勋一人在这一系列战斗中就毙伤敌30余人。
整个战斗中全排共缴获敌人6挺重机枪、5门60mm迫击炮,这些武器装备在其后的阻击战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痛击了敌人。
尽管身负重伤,安炳勋依旧坚持不下火线。
1951年1月1日,安炳勋率领全排参加了进攻道城岘的战斗。
战斗中他带领全排大量歼敌成功攻入了敌军阵地,可就在清扫阵地中残敌的时候,一枚冒着烟的手雷突然落到了他的身旁。本来还来得及躲避的安炳勋,眼见身旁的战友没有察觉到手雷,他毫不迟疑地一把将战友推倒,而他自己却已经来不及趴下了。
安炳勋烈士牺牲时年仅28岁。
战后志愿军总部为安炳勋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他‘二级英雄’称号。安炳勋生前所在的排也记集体一等功一次,并被命名为‘安炳勋排’。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