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戒烟了,这不太容易。

截至我写文章的这个当下,我已经连续48小时,没有碰过一根烟了。不出意外的话,我已经戒烟成功了,终生也不会复吸。

我一共接触烟,满打满算也没到一年,当时初入社会,以为抽烟是职场秘而不宣的必修课。我还发现,咖啡对我的提神效果已经很有限了,喝了再多感觉也毫无用处。但事实证明,烟的作用更小,反而还时常觉得头晕。

当然了,让我走上烟民道路的,还包括我读了很多作家的回忆录,像是作家方方的父亲啊,就是个老烟民,在文革那会买不到烟,只能把一根烟分成两段吸;冯骥才也是老烟民,不抽烟没办法在夜里赶稿子;蔡志忠每天饭吃的很少,烟却是必备,一天一包半左右......

抽烟的理由有很多,但是不抽的理由其实更直接。就是这东西,真的没啥用,真的影响健康,还会遭到身边人的嫌弃。

那些所谓的关于抽烟的文人轶事,我想,不过是为了自己戒不掉烟,或者熬夜赶稿子,而找的一些借口。同样的功能,我想完全可以喝茶或者喝咖啡来代替。或者更干脆的,干不完的活就留给明天吧!

一个月前,我从人性的角度,发明了一个戒烟的好方法,并将其分享给众烟友。

此方法讲求的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具体操作上,如果你之前都是在消费一些比较好的烟,如果打算戒烟,那就从此只买最便宜,最不好吸的烟,最好是那种吸了就想吐,如鲠在喉的。我亲身实践了,有效果,譬如之前一包烟能维持一天的,使用便宜烟,就能坚持个两到三天了。你会发现,你的零花钱变多了。

但这并不是治本的方法。

戒烟最难的地方,尤其对于老烟民来说,需要克服的是很多生活习惯,所谓的“心瘾”。比如刚吃完饭的时候,你自己一个人,碰巧兜里还有点钱,前面不远就是个便利店。沦陷的往往就是这些放松的时刻。

所以戒烟者的敌人,其中就是零钱。身边最好不要看到零钱,尤其是那种五块十块的最为要命,总想把它花了,想来想去,似乎也只能用于买烟了,不然就买最后一次,下不为例。但凡动了这个念头,自我的潜意识就再难哄骗了。它就会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再来一包的理由。

戒烟的本质,就是打破虚无,打破无聊。我不相信烟民抽烟,只是为了抵抗什么压力,“有压力了就想来根烟”,这句话是骗人的。有压力的时候抽烟,只是说明这个时候,你想抽烟了,并不能说明什么。出现压力了,更好的方式应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来根烟。

戒烟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人生更自由一些。想象你自己到了一个孤岛,你成了鲁滨逊,周围没有便利店,你怎么抽烟呢,难不成没有烟就不活了吗?

更不要相信什么文人骚客,关于抽烟的一些美化。烟民本质上,都会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而文人骚客的表达能力比普通人强,所以他们的话就有很多的蛊惑性。

陈丹青老师在一次直播中说,“我爱好抽烟,现在不让我抽烟。我的爱好现在被剥夺了,就是为了你们。嗯,我要是有根烟在这里就好玩多了啊”。

我翻译一下,陈丹青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五个字,“我烟瘾犯了”,什么“好玩多了”,这些只是文学上的修辞,一个烟民,有什么好玩的。

无聊的人才想抽烟,而抽烟只会让你更无聊。

认清抽烟的本质,才能真正帮你彻底地戒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