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是她的自传,有中文版。
还有一本《This Woman\x26#39;s Work》,她是编辑之一,并且也贡献了一篇文章。
这本书里收录的文章作者都是女性,有作家、乐手、唱片行业从业者,等等。写的文章也是关于女性音乐人。跟平时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乐评很不一样,但有个共同点——字里行间有很真挚的情感。这些作者不是将那些音乐人作为完全的客体去书写(包括她们的音乐,也不仅仅当作情绪的消费品),她们会投射自己的身影。写这些一个个的音乐人,也是在书写女性群体。
有几篇我印象深刻的:
一篇是Maggie Nelson写的歌手Lhasa,标题借用了费兰特的《我们的天才女友》。这篇文章一上来就写自己获知Lhasa年仅37岁就因癌症去世的消息,于是开始回想当年这位朋友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两人又是如何走上不同的道路。写得很有感情。
一篇Margo Jefferson写爵士乐。里面有一段写Ella Fitzgerald的,写到Ella的汗水和体重。说当年白人音乐家在电视上表演时可以流汗的,但黑人音乐家会用白色手帕擦掉汗水(回想起来Louis Armstrong也是这样),而Ella的体重,一直都是臃肿的。汗水、体重,是社会加于黑人女性的挫败感。(老实说,要不看Margo这篇文章,我肯定无法获悉这样一个角度,但这也说明,爵士乐的历史也交织着社会史)
还有一篇是Sinead Gleeson写Wendy Carlos。Wendy Carlos是一位跨性别人士,本名Walter Carlos。
她很小的时候就认为自己是女孩,但早年的性别障碍和公众压力迫使她有时候演出还要画上假胡子和鬓角以增加男性气概,她后来凭借一张用电子合成器演奏巴赫的专辑获得三项格莱美奖。在七八十年代,她一度是导演们如果要找未来感配乐的首选。库布里克《发条橙》和《闪灵》就找了她,想想《闪灵》那个开场音乐,真是经典。
Wendy最后一张专辑是1998年发行。她大部分作品已经绝版,并且,要是有人在网上上传她的音乐,还会被要求删除。她2005年接受了一项终身成就奖,除此之外,就几乎不露面了。
真希望国内有出版社除了翻来覆去出Bob Dylan、Beatles传记什么的,也出出《This Woman\x26#39;s Work》之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