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为什么是起点(上)

根据后来龙空创始人weid的回忆,在2002年前后,有一场网络文学的盛会。

在南中国某旅游景点的度假村会议室里,开荒时代的网络文学大神们齐聚一堂。那时候大家都很年轻,没有秃头也没有资产,他们坐在会议室里面,聊着一些“我们何时能出现当代的金庸和中国的罗琳”之类的问题。

时代和未来,那一刻都无关资本、金钱和服务器,写出了《佣兵天下》的说不得大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后来主导幻剑书盟的孔毅则站在一旁微笑观看。

在会议结束的时候,一个人找到了weid。

在weid当时看来,这个人“略微有些名气,但文笔和故事远称不上强悍的在台湾连载出版的大陆作者”,weid对这位作者的了解是,他正在成立一个“原创玄幻小说协会的组织”,但这个东西完全不靠谱。

他不知道的是,在未来很多年后,这个名叫宝剑锋的作者和他手里那个“不靠谱”的起点中文网,将成为网络文学的最终答案。


起点中文网的故事,还是要回到2001年以前开始讲起。

时至今日,起点中文网的“创始天团”们依然影响甚至掌握着网络文学的发展潮流,但在2001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大家都是些不到三十的“读书人”。

在这其中,宝剑锋(原名林庭锋,后面尽量都用网名,可能大家会熟悉一点)、黑暗左手(罗立)和意者(侯庆辰)都是网络文学的作者。


起点创始人团队

左起:侯庆辰(意者)、吴文辉(黑暗之心)、林庭锋(宝剑锋)、商学松(藏剑江南)、罗立(黑暗左手)、郑红波(五号蚂蚁)

其中,宝剑锋写的《魔法骑士英雄传说》,是为数不多在《魔戒》上映之前就已经出版的西方魔幻风格网文,算是第一代网文创作者中的开山人物,这种“江湖地位”,是后来起点中文网能够组织起来的一个关键因素。

宝剑锋的经历,其实是早期网络文学创始人的一个缩影。这批“75后”或是“80后”,在小时候都是读着港台武侠小说长起来的,但同时也接触了许多日本动漫风格的内容。

当网络上可以阅读的时候,作为大学生的他们成为了网络文学的第一批读者。

他们会在阅读中感受网络文学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其中不少人就像宝剑锋一样,在把网上所有的小说都扫了一遍之后,开始自己下场创作。

实际上直到近几年,宝剑锋都还有在起点中文网上开新书,名字叫做《佐敦夏天盛开如花》,是一本文青风格的书,在类型小说横行的今天,这本书的节奏显得很不“网络文学”。


最近更新在2023年

我们今天总是觉得起点的团队中有太多资本的味道,但实际上在网络文学混沌初开的时代,如果不是真的热爱,谁又会去选择投身其中呢

一切都是顺理成章,2001年正是龙空如日中天的时候,西陆BBS上也是方兴未艾群星璀璨。网文作者的圈子也不大,很自然地,三个人就这么认识了。

随后五号蚂蚁(郑红波)也加入了进来,他是宝剑锋的书迷,这是起点团队最早的雏形。

然而就像龙空希望摆脱西陆BBS的束缚,想把网络小说做得更专业一样,宝剑锋他们也在试着去突破龙空的限制,想要让“玄幻文学小说”变成一种独立的类别。

这种想法伴随着大量魔幻、玄幻类型小说的出现,开始逐渐清晰起来。最早的时候大家还没有想到做网站,而是搭建一个类似于网页的东西,于是在2001年,在宝剑锋的组织下,成立了“中国玄幻文学协会(CMFU)”。

这个协会现在被看作是起点中文网的前身,但跟后者相比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既然名为“协会”,那么采取的就是邀请制,即宝剑锋等人在网上给认识的作者发邮件,开门见山地说:

“我做了个网站,你过来,在我这儿发你的文章。”


宝剑锋(林庭锋)

受邀的人和邀请的人都是纯文学性质,不掺杂利益和合同在里面,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江湖”的概念。

大家都是侠客精神爆棚,都想着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因此许多大神也都加入其中,像写《风姿物语》的罗森和写《紫川》的老猪都加入了协会。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中国玄幻文学协会”,就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宝剑锋等人也不太了解网络技术,平时就是和会员们在网页版的聊天室里吹水聊天,聊着聊着大家可能就转战QQ群了。

作品的更新也没有保证,宝剑锋之前在百战BBS上更新《魔法骑士英雄传说》的时候,每天能写2000-3000字。

这个在今天连全勤奖都拿不到的更新量,在当时的作者群里已经是名列前茅了,像老猪那样写着写着突然失踪两个月才是网文作家的常态。

但这个协会背后仍然包含着某种“野心”,这是让作者“加盟”,而非让作品在这上面发表。宝剑锋以作者为核心的路子,在这里初见锋芒。

更要命的是,几个文青都不懂网页技术,所以网页都不完全是自己做的,而是东拉西扯找了一群懂技术的书友和作者代工,就连后来起点的LOGO都是其他网站的人帮着做出来的。


起点中文网新旧logo

那个时代的网络文学就是这么神奇,在网络文学的江湖里,各种各样的神仙藏龙卧虎。

每一个作品和笔名后面都可能藏着一段传说。

而靠着这种“江湖朋友搭把手”的方式到了2002年的上半年,随着前面所说的网页空间不断缩紧,宝剑锋等人开始想着把网页做成网站,这也就是后来的起点中文网。


如果这个故事按部就班这么发展下去,那么毫无疑问,起点将是一个比幻剑书盟还要“草台班子”的存在。

文青情节和非专业运营的问题和后果,上一节我们在聊龙空和幻剑书盟的时候说得已经比较清楚了。假如毫无意外的话,起点本来也该走上这样的道路。

不,甚至远不如此。在那个时代有太多的单项类型小说网站或者网页涌现出来,做得好的,诸如专攻军事项目的“明杨·全球中文品书网”、专门做女性向的“红袖添香”乃至专做耽美向的“露西弗”,能够峥嵘一时,却终不免英雄气短。

以起点的不专业,大概率会终止于“起点”。

但意外就是这样发生了。


2002年5月15日,对于网络文学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经典时刻。

在起点中文网成立的线上聊天群里,当宝剑锋等人开始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一个陌生的ID闯进了聊天室,开始了自己的“踢场子”行为。

陌生人以一种专业的角度,将起点的书库系统批判了一通,开口就是“你这个页面太简陋,服务太差了,太不好用”。

这个陌生的ID,名为“江南武士”,后来他更被人熟知的网名,叫做“藏剑江南”。

马克思的墓志铭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地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发现问题永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在藏剑江南之前,有太多的人做过网页,但从来没有人考虑过,读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网页才方便阅读。

所以在藏剑江南一通开火之后,宝剑锋马上立正站好挨打,诚恳地表示:“这已经是我所能找到最牛掰的程序员写的最好的产品了”,言下之意就是问题客观存在,但在下能力有限,您凑合着看吧。

没想到藏剑江南的回答石破天惊:“谁说没有,我就有一套”,随即他得意地展示了自己所设计的“江南书库”。


藏剑江南(曾任腾讯文学总裁)

这是一套空白的模板网站,里面没有任何书目,只是一个框架,但正是这个框架,才是当时还未成型的起点所最急需的东西。

我们在书写历史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英雄主义;总会想着说“神说要有光”,世界上便有了光;总会想着王从天降拯救世人,我们把这些想象赋予网络文学,才会有这么多的幻想和好情节。

小说永远是小说,但幸运的是,在网络文学的历史中,这一刻真真正正发生过。藏剑江南的出现,满足了所有文学作品里的英雄主义幻想。

宝剑锋等人看完了“江南书库”以后,才明白遇上了高手。

一问之下才了解到,原来藏剑江南是一个大学老师,大学专业就是信息管理,也是混迹网文论坛的老人了,闲来无事设计出这么一套东西。

其实藏剑江南那会衣食无忧,设计的初衷也不是为了钱,纯粹是技术男的个人爱好,想自己用来放书,到聊天室开喷也是出于一种技术人员的责任感。

用藏剑江南自己的话说,他本人对于“找书,网站设计和网站逻辑是非常挑剔的”。


宝剑锋、黑暗之心、藏剑江南

技术男和文青看到的往往是两个世界。当龙空和幻剑还在盯着作品内容甚至实体书出版的时候,藏剑江南看到的,却是作为一个网络读者,怎样能在网站上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作品。

宝剑锋了解完藏剑江南的构想和视角后,简直激动坏了,力邀藏剑江南入伙,放到《三国》里面就是“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

没承想藏剑江南这个“孔明”却不买账,冷冷地问了一句:我为什么要加入。

网络文学的魅力在这一刻爆发了,宝剑锋赶紧忽悠道:我们有很多网络小说的授权。这下藏剑江南动心了,就问有没有小说《英雄志》的授权,宝剑锋忙不迭地说有。

事实上,那会起点的书库里压根没有这本书的授权,不过以宝剑锋的“江湖地位”,只用一封邮件就摆平了《英雄志》的作者孙晓,随后敲定了与藏剑江南的合作。


孙晓《英雄志》

“江南是一个很伟大的产品家,在我的心目中,他就相当于‘网文圈的乔布斯’”,多年之后,宝剑锋这样评价藏剑江南。

在后世,很多网文圈的穿越文都擅长写魂穿千禧年前后,参与网络文学发展收购各路网站成为文化大亨。

但按照weid的说法,这个事情其实根本不用这么麻烦,只需要混入起点中文网成立的那个聊天室,遇到藏剑江南。

剩下的事情就是:听,然后无条件地支持他。


5月份过完,作为老师的藏剑江南迎来了自己的暑假,他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了起点中文网的搭建上来。

藏剑江南设计的这套系统,在经过打磨之后,在2003年8月成为了起点的第二版界面,在他的规划下,这套界面超前得让人难以置信。

详情页、积分、作家评论区……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一切,都能在这一版的起点中找到。

龙空和幻剑书盟做出来的榜单,也很快在藏剑江南的手里发扬光大。


起点中文网(2004)

最早的时候龙空和幻剑书盟的榜单只分了几个大类,此外还设置有一个“流量监测榜”,即根据阅读量进行排名。而藏剑江南则根据自己阅读网文的经验,把榜单细化为了十二个,这无疑给了更多作品机会。

在这个基础上,藏剑江南创造了推荐票和“推荐榜”。这个让后来无数大神在章节末尾高呼“求推荐”的榜单,比起机械的阅读量和网站编辑的个人爱好,拥有着更大说服力。

也许时至今日,我们很难说清,到底现在的网文门户网站上,有多少东西是藏剑江南所创造的,或许他自己都已经记不得了。

当我们打开小说网站,我们之前收藏的小说就会一排排地列在那里,并且告诉我们哪些有更新,最新的章节是什么;

当我们打开章节,读到末页,后面会自动出现下一页链接,能让我们无缝隙地往下阅读;

当我们担心没网的地方会无聊的时候,阅读界面会告诉我们有“全本阅读”这个选项,我们可以提前下载,然后拿出来读;

当我们在每一个阅读软件上,按照自己的习惯切换夜间模式和调整字体大小……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只有理想主义者一次次地尝试和探索,最终演变成了我们如今的习以为常。

而那些改变人们网文阅读习惯的创造,都将变成起点的核心竞争力。

为网络文学打造一种新的“范式”,让起点成为一个技术性网站,其实只是藏剑江南的贡献之一。他的另一大贡献,则是推荐了ID黑暗之心的好友加入起点。

黑暗之心的真名,叫吴文辉

在往后的很多年里,这个男人都将执掌起点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往期回顾(点击蓝字):

策划:翟晨旭 夏夜飞行

排版/编辑: 洛溪 夏夜飞行

作者后记:

无论重写几次,我对写起点的发家史都会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网络文学史其实就是最初的一段最有意思。“人”,尤其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东西,就会格外明显。所有的互联网史,都带着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创造非常多的传奇。

到后面,随着产业的成熟,那就变成“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了。

所以网文史的东西,我本着一种浪漫主义色彩,总是想着前面多写点,后面少一点。

其实十年前,我也是一个在起点写网文的作家,直到今天我的微信头像都是那本书的封面,但写了十万字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历史的浪潮呀,未必每个人都曾身处其中。

“投稿指南”首本新书

《中国作家群像》现已全网上架

当当、京东、淘宝各大平台有售!

新书限时优惠价29.8元⬇️

转载、商务、其他合作丨请后台联系,凡本平台显示“原创”标识的文章均可联系编辑转载,未经授权转载视为抄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