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广元苍溪县有个中学生,因为对学校教学安排和饭菜卫生不满意,拨打了当地教育局的举报电话。学生家属说,举报的这个学生在苍溪县江南实验中学上学,学校晚自习一直到 23:00,学生身心疲惫,所以才提出意见。

在曝光的录音里,学生跟教育部门反映:“一般学校就两节晚自习,我们苍溪县江南实验中学有三节,学生睡眠时间都不足 8 小时。还有学校饭菜里有不明物体,像蛆之类的。”



可教育局工作人员在电话里,不仅没仔细记录学生反映的问题,还辱骂学生。



工作人员说“你给老子好好读书,国家规定是对的,但是你的想法不对。我孩子跟你年龄差不多,我也当过两年老师,我代表你爸来骂你,你是哪个班的”,这话明显带着威胁的意思。学生怕被报复,没敢透露自己的信息,就把举报录音发到网上,引起很多网友关注和评论。



4 月 27 日,四川苍溪县教育局发了情况通报。通报说该局值班人员范某某接值班电话时,在沟通规劝过程中言语不当,现在已经对范某某停职检查,后续还要进一步接受教育处理。关于 “学校食堂饭菜有蛆” 这个问题,工作组实地检查,还走访了就餐学生、陪餐教师、陪餐家长代表,没发现食堂饭菜有异物异味,也没接到其他师生反映类似问题。

关于 “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的问题,核查后发现,这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晚自习后 21:30 就寝,次日 6:30 起床,符合中小学生睡眠管理要求。

虽说教育局通报结果显示学生举报有些夸大,但这也反映出在 “双减” 问题上,学校和教育部门在认知上有很大偏差,这也是 “双减” 工作难推行的原因之一。

教育局工作人员的回应,其实代表了很多教育者的真实想法,他们觉得学生举报学校加课等行为是无理取闹,所以才爆粗口,以高位自居,还以家长身份批评举报的学生。

这类情况不是第一次发生,以前其他地方学生举报也遇到过同样情况。本质原因是多年来推行的应试教育模式没根本改变。教育部门和家长常常从自身角度看问题,忽略了学生感受。回应只盯着工作人员言辞找问题,不愿意深挖问题根本,这可不只是学生和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

网友评论观点多样。




河北、江西等地网友质疑学校晚自习时间太长,学生睡眠不够,连洗漱时间都被压缩了。他们打心底里担心,现在这种教育制度会过度消耗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在有些做法是靠延长学习时间来提高成绩,却完全忽略了科学作息,也不注重学习效率的提升。



也有网友觉得严格管理孩子,让他们牺牲当下的舒适,就是“为了孩子未来好”。孩子要是抱怨,他们就觉得孩子“不懂事”,还断言孩子以后肯定会“后悔”。 可年轻一代追求的是身心健康,反对那种没有效果的内卷。

成人社会不太信任学生群体,总拿“学生自律能力差”当借口,加强对学生的管控,但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而不是靠高压手段,让学生被动服从。

不同地区网友争得这么激烈,可能反映出各个地方教育压力不太一样。经济发展不太好的地区,或者高考竞争特别激烈的省份,通常更愿意采取“靠时间换分数”的办法。但经济发达地区可能早就开始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了。这种差异的背后,其实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升学压力大小不同,以及社会评价体系不平等这些深层次问题 。

从教育维权角度看,学生敢于发声却遭暴力回应,这暴露了教育系统两个老问题:一是公共服务里 “官本位” 思维残余,二是投诉处理机制重形式轻实效。

最近两年,国家很重视 “双减” 工作,出台很多政策保证学生正常作息,规定不得随意加课,对校园食品卫生问题要求严格,确保孩子身心健康。但很多地方学校出于各种目的,还是变相加码,剥夺学生休息时间。

很多家长赞同这种做法,可学生想法不一样。现实中还有这种情况,学校征求家长意见准备开一小时早晚自习,结果不到一星期学生就投诉。学校说学生自愿选择,结果家长又投诉,说要上大家都上,要不上就都不上,不准自家孩子不上,看似追求公平教育,实际被少数学生和家长绑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