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32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分钟


尊师重道一直是我国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谭嗣同先生说:“为学莫重于尊师”。

斯大林先生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除此,还有种种对于教师群体的盛誉。

而如今,新闻频频曝出,学生殴打老师、用言语辱骂老师,更有甚者会持刀杀老师的……

作为班主任,据我所知,现在的学生,仅仅是小学生:

有些孩子,上课敢明目张胆趴在桌子上睡大觉,老师提醒多次,仍把老师的提醒当空气,提醒多了或者批评了还会受到孩子白眼相对;

有些孩子,上体育课、信息课等直接逃课在校园玩;

有些孩子,敢跟老师顶嘴、对老师竖中指;

甚至有些孩子还会利用网络,拉群骂老师,发朋友圈和抖音咒老师死的……

种种行为,恕我不一一例举。

说实话,面对这样的孩子,班主任要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他们要接受各科老师的投诉,他们要考虑到全班同学的学习,他们还要跟孩子以及家长沟通,他们还要督促班级孩子不受其影响,还要安抚班级家长体谅孩子的过错……

这样的孩子,其实很多班级都有。 作为班主任,遇到这样毫无敬畏心,毫不尊师重道的学生,当我们已经无能为力时,又该怎么办呢?

我想送给大家三个小锦囊:拥有教育的智慧、保持教育的勇气、做好教育的研究。

01

拥有教育的智慧——借助学校力量

遇到这样的孩子,显然班主任的威信对他们已经没有多大作用。这时,我们要学会借助学校的力量,把孩子的种种行为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

对于行为习惯不好的,反馈给德育处;对于扰乱课堂纪律的,反馈给教学处;对于做出危险行为的,反馈给安全处……让学校部门主任出面,先给孩子以威慑。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学校部门那么忙,如果大家都往部门送,相关部门还能好好工作吗?而且还可能出现一部分班主任躺平,动不动就把不听话的学生往学校送的现象。这些情况不是不可能。那我们又该如何杜绝呢?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学校应该制定一套清晰的流程。要求班主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可以将学生送到相关部门。

1.做好档案记录

对于这类孩子,班主任必须要有明确的档案记录,当记录达到《中小学惩戒规则》时,把它拿给学校相关部门看,这样才有说服力。因此,作为班主任,对于“不尊师重道”者,我们应该给其建立单独的档案。做好记录既是对孩子成长问题的跟踪,也是对老师的保护。

档案设计可以简单化,如下图:


2.发放告家长书

有了以上记录,班主任还应该将其行为通过告知书的形式正式告知家长,请家长签名知晓并带回学校存档。

告知书内容设计可如下图:



当发放的告知书达到一定数量时,我们再进行下一个流程:四方会谈。

3.进行四方会谈

这里的四方会谈,需要学校领导(最好是有校长的参与效果更好)班主任、家长、孩子四方会谈。

(1)如何进行四方会谈?

确定会谈时间和地点:选择一个安静、私密且能容纳四方人员的场所,确保会谈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

准备会谈材料:包括学生的档案记录、告家长书、教育惩戒规则等,以便在会谈中展示和讨论。

明确会谈目的:会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非指责或批评。因此,要确保所有参与者都明白这一点,并准备好以建设性的态度参与讨论。

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会谈过程中,要鼓励所有人表达意见和感受,同时保持耐心和尊重,避免情绪化的冲突。

(2)会谈谈什么?

回顾问题:首先,由班主任简要回顾学生的不良行为,展示档案记录和告家长书,让家长和孩子了解问题的严重性。

分析原因:接着,引导家长和孩子分析问题的原因,包括家庭环境、个人性格、学校生活等方面。

探讨解决方案:然后,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包括家庭教育的改进、学校教育的支持、心理辅导等方面。要确保解决方案既符合教育惩戒规则,又能切实解决问题。

明确责任:最后,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等。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拥有教育的智慧,遇到“不尊师重道”的学生,借助学校的力量,以档案为据,家校共育,四方会谈,智慧解决难题。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学校部门也不管用。孩子写了检讨书后依旧我行我素。这样的孩子当然有。该怎么办?

02

保持教育的勇气——实施教育惩戒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202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9号《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明确确有必要的可实施教育惩戒。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让教育惩戒真正落地!

当然,作为教师,哪些情况可实施教育惩戒,我们要清楚地了解。





了解了法律,我们在惩罚时才能有所依据。当然,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我们要想教育惩戒发挥威力,必须借助学校的力量。《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第五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纪,明确学生行为规范,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

因此,我们要督促学校根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制定出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校规校纪,并民主讨论、表决通过,公之于众。这样,对于那些“不尊师重道”的学生,又多了一个枷锁。

作为班主任,在实施教育惩戒时,必须遵循《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惩戒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选择适当的惩戒方式: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学生的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惩戒方式。如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

制定惩戒计划:在实施惩戒前,与家长和学生共同制定惩戒计划,明确惩戒的内容、期限和效果评估标准。

执行惩戒:按照惩戒计划执行惩戒,确保惩戒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跟踪和评估:惩戒执行后,要定期跟踪和评估学生的表现,了解惩戒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如有必要,可以调整惩戒计划或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记录和总结:对整个惩戒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便未来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可以作为对学生教育成长的一种记录和反思。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保持教育的勇气,实施教育惩戒,规矩在心,关爱在手,惩戒有度,才能助力孩子向好成长。

03

做好教育的研究——形成典型案例

问题即课题,我们要把这些孩子的问题形成典型案例,做好教育的研究。

如何形成典型案例?

1.收集完整资料

学生档案:收集学生的个人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学习记录、行为记录等。

事件记录:详细记录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时间、地点、经过及影响,包括教师、同学及家长的反馈。

会谈记录:保存四方会谈的会议纪要,包括会谈内容、各方意见、解决方案等。

惩戒记录:记录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措施、过程和结果。

2.分析案例特点

行为模式:分析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否存在某种模式或规律,如频繁逃课、与同学冲突等。

原因剖析:深入剖析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如家庭环境、个人性格、学习压力等。

影响评估:评估不良行为对学生本人、班级、学校及家庭的影响。

3.总结解决方案

成功经验:提炼四方会谈中形成的成功解决方案,如家庭教育的改进、学校教育的支持、心理辅导等。

创新方法:探索并总结在处理过程中采用的新方法、新策略,如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心理辅导、建立家校共育机制等。

教训反思:反思处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沟通不畅、惩戒不当等,并提出改进建议。

4.持续改进

跟踪反馈:对典型案例进行持续跟踪,了解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

更新迭代:随着教育政策和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和完善典型案例库,确保案例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通过形成典型案例,我们可以将处理“不尊师重道”学生问题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还可以帮助其他教师更好地应对类似问题。

04

结语

好的教育,应当是严爱并行的艺术。它要求我们,在给予孩子无限关爱与温暖的同时,也不忘树立规矩,坚持原则。我呼吁,还教师以尊严和地位,让他们在教育的舞台上能够挺直腰杆,用专业和爱心去引导每一个孩子。因为,如果教师不敢严格,任由孩子肆意妄为,那么教育的天平将失衡,孩子的未来也将充满不确定。

古语云:“教不严,师之惰。”在今天这个时代,这句话依然振聋发聩。让我们携手共进,用严格的爱,培养出既有品德又有才华的新时代接班人。

当然,教育并非万能钥匙。对于那些即便经过惩戒仍无法改正错误的孩子,社会终将成为他们最终的试炼场。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来源丨郭小凤的收纳箱

编辑丨智库君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