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服务世界】第1699期早报
各位汽服同仁,大家早上好!
每天2分钟,新闻全掌握!
美好的一天,从汽服早报开始~
今日要闻:
1、十部门:目标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2、华为携手11家车企发布智能驾驶安全倡议;
3、又一汽车工厂被迫停产!;
4、比亚迪一季度营收1703亿,净利润91.5亿同比翻倍,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
行业动态
1、十部门:目标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到2035年,推动交通运输和新型能源体系全面融合互动,初步建立以清洁低碳能源消费为主、科技创新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导向的交通运输用能体系,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比例保持高位,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开发的绿色电力以就地就近消纳利用为主。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体系基本建成。
2、华为携手11家车企发布智能驾驶安全倡议
4月27日,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微发布了《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该倡议得到了广汽、上汽、江汽、奥迪、东风猛士、岚图、深蓝汽车、北汽、阿维塔、赛力斯、奇瑞汽车等11家汽车品牌的高管署名支持。倡议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技术先行,即持续投入核心技术研发,提升整车主动安全能力;营销透明,倡议全行业实事求是宣传,明确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用户为本,华为将与各品牌合作推出“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提升用户安全驾驶意识;标准共建,倡议全行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建设,提升安全标准。华为表示,愿与全行业一道,以安全为灯塔,构建“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的安全底座,持续提升行业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基线。(来源:一电快讯)
大售后
(独立售后、车厂-4S店)
3、又一汽车工厂被迫停产!
据日本《读卖新闻》4月26日报道,日产汽车计划在本财年末(2026年3月底)停止东风日产武汉工厂的生产作业。日产汽车在2024年6月已关停江苏常州工厂的生产业务,武汉工厂停产后,日产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将缩减至四个。
这座工厂于2022年启用,设计年产能达30万辆,主要生产车型包括ARIYA艾睿雅(参数丨图片)和X-Trail奇骏。然而,由于市场需求不足,该工厂的实际产能利用率仅有一成不到,2022至2023财年的实际年产能仅有约一万辆。为了提升开工率,武汉工厂自2024年起开始为东风汽车代工生产电动汽车,但这一举措并未显著改善产能利用率。
4、长城汽车一季度营收下滑6.63%,净利润同比大跌45.6%
4月25日,长城汽车公布2025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长城汽车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00.19亿元,同比下降6.63%;净利润为17.51亿元,同比下降45.6%。这一下降主要由于公司正处于产品换代升级周期,销量同比减少,同时直营体系建设投入增加。
进一步分析2024年数据,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为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6%;扣非净利润为97.35亿元,同比增长101.4%。在销量方面,2024年长城汽车全年新车销量为123.45万辆,同比增长0.37%。海外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年销售达到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海外累计销量已超过180万辆。新能源车型销售也表现强劲,达到32.22万辆,同比增长25.65%。(来源:一电快讯)
5、雷诺集团一季度营收超116亿欧元,电动化战略助力销量激增
4月25日,雷诺集团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在报告期内,集团营收达到116.75亿欧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为101.28亿欧元。销量方面,集团共售出564,980辆汽车,同比增长2.9%。
在欧洲市场,雷诺集团的销量增长2.8%,售出402,413辆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这一增长是在市场整体下降2%的背景下实现的。国际市场上,雷诺品牌销量整体增长11.6%,拉丁美洲增长21.1%,摩洛哥增长45.5%。电动化战略方面,雷诺集团销量大幅增长,尤其在欧洲市场表现突出。
展望2025财年,雷诺集团预期营业利润率将达到7%或以上,自由现金流将达到20亿欧元或以上。产品线方面,集团计划推出7款新车型和2款改款车型,并在新市场推出GrandKoleos和Kardian两款车型。(来源:一电快讯)
6、地平线与博世达成战略合作,已获得多家车企的项目定点
4月24日消息,地平线与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博世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博世将基于地平线征程6B打造新一代多功能摄像头,并基于征程6E/M打造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
目前,这些产品已获得多家车企的项目定点。基于征程6E/M的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算力可达80TOPS或128TOPS,并融合领先的BEVTransformer及占用网络感知算法,能够实现高速高架辅助驾驶、城市记忆行车辅助、记忆泊车辅助等功能。该方案已获得捷途、东风、北汽等五家车企定点,首款量产车型将于2025年6月上市。征程6E/M现已获得超20家车企的定点,搭载超100款智能汽车,2025年预计出货量将超百万。地平线有望在2025年成为行业首个突破千万级量产的智能辅助驾驶科技企业。(来源:IT之家)
新能源
7、零跑携手一汽红旗,共拓海外电动车市场
4月27日,零跑汽车与一汽集团达成合作,将向红旗提供电动车平台,助力红旗开拓海外市场。零跑汽车作为中国新兴车企中率先实现盈利的企业,此次合作标志着其技术平台的国际化步伐。零跑汽车首席执行官朱江明在上海车展期间透露,双方已敲定联合开发面向海外市场车型的合作,红旗品牌新车型将于2026年下半年投产。
一汽集团与零跑汽车早在3月签署谅解备忘录,此次合作细节得以公开。新款红旗车型将与零跑B10基于同一平台,并在零跑杭州工厂生产。新车将是一款SUV,提供纯电版和增程版,未来可能出口至欧洲、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东市场。红旗设计负责人贾尔斯·泰勒表示,新车外观和驾乘体验将延续红旗现有设计风格,并体现“中国美学”理念。(来源:一电快讯)
8、比亚迪一季度营收1703亿,净利润91.5亿同比翻倍,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
4月25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第一季度,比亚迪营收达到1703.6亿元,同比增长36.35%;净利润为91.5亿元,同比大增100.38%。这一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强劲表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一季度销量达到1000804辆,同比增长59.8%,累计销量超过1160万辆,继续稳居全球纯电动汽车季度销量冠军宝座。
比亚迪在海外市场同样表现强劲,一季度海外销售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110%,为全球电动化转型贡献力量。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腾势品牌已进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并计划于四月在欧洲上市。为保障海外市场拓展和产品供应,比亚迪第三艘汽车滚装船“BYDHEFEI”于1月顺利启航。
财报还显示,比亚迪第一季度营业成本为1628.5亿元,同比增长35%;研发支出达到142.2亿元,同比增长34%。这些数据表明,比亚迪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在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在技术创新方面,比亚迪发布了“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核心三电全维升级,实现兆瓦级(1000kW)充电功率,引领“油电同速”新时代。(来源:一电快讯)
9、京东汽车与国网e充电共拓绿色出行新生态
4月22日,京东汽车与国家电网旗下专业的车生活生态服务智能平台国网e充电(以下简称e充电)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充电服务、会员权益共享等多个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构建集充电、养车、购物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服务生态。即日起,来京东APP搜索“京充电”,即可畅享找桩充电、养车购物一站式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