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今年,市司法局推动市律师协会与上海联通联合主办了法律科技产品孵化实验室揭牌仪式暨法律科技行业发展论坛。此举标志着上海首个聚焦法律科技领域的产品孵化实验室正式落地。这是落实《关于推动上海法律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工作方案》的具体举措,将加速法律服务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司法行政领域的垂直应用产品研发和创新应用场景落地,共建高效能的法律科技孵化创新生态新体系。
功能目标
推动法律与科技融合:实验室致力于推动法律服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法律科技在司法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法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培育法律科技生态:通过“合作开放、资源整合、应用导向”的核心理念,旨在为法律科技初创企业和研究者提供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促进法律科技行业的生态建设。
聚焦关键领域突破:实验室将以“模式创新、科技研发、企业孵化、标准制定及培训推广”五个核心领域为重点,推动法律服务的现代化与科技化发展。
主要举措
实验室聚焦关键领域,围绕技术应用深化(AI和大模型)、生态合作扩展(高校、企业、资本)、孵化模式创新(超前孵化、投孵联动)、政策与资源支持(数据开放、资金)等进行任务落实,通过市场化运作与政府引导结合,破解传统法律服务效率瓶颈,孵化硬科技驱动的标杆产品,为法律科技领域提供可复制的“超前孵化”模式与安全可控的技术应用范本,推动法律科技从“工具辅助”向“生态重构”升级。
1
推动法律科技产品研发
实验室将重点结合联通元景大模型及DeepSeek大模型的技术能力,优化法律语义理解、类案匹配等功能,提升司法效率和精准性,重点孵化法律科技领域的大模型垂直标品,包括:智能问答,文档审核,文书生成,智能问数等。
2
推进“产学研用”协同
依托市司法局、律协,高校及科技企业资源,在实验室落实联合研发机制,推动法律与科技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引入社会化资本和风险分担机制,通过“投孵联动”加速成果转化。与高校共建法律科技标准评测体系,发布《法律大模型评估指标和测评方法》等规范文件,解决技术应用中的“模型选择难”问题。
3
强化数据开放与算力支撑
实验室推动司法数据分级分类开放,搭建法律语料公共服务,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依托上海联通主导的算力平台,部署私域算力资源,分权分域应用,建立可信数据空间,确保数据安全与合规性,为AI法律产品开发及“受律师欢迎的产品”的升级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4
探索“超前孵化”与未来产业布局
实验室联合高水平科技智库,跟踪基础研究动态,从“选育项目”向“创造项目”转型,探索类案匹配、元宇宙律师分身等前沿领域,推动法律科技与未来产业融合,“四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加速法律科技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责 编|袁 琳
审 核|徐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