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图片回顾专栏往期内容
为推动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机制,在金融领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参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今天(4月27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虹口区人民法院)召开北外滩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一点一室”揭牌暨车险损失核定互认解纷机制签约活动。
活动现场
“法官,我们是无责方的保险公司,无法调解”
“法官,我对于评估确定的车辆损失金额没有异议,同意调解。”
“法官,因为原告驾驶员是无责方,我们保险公司之后需要向交通事故有责方追责,所以无法调解。”
小陈,作为交通事故中的无责方,就其车辆损失向所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但在理赔过程中,双方对车辆损失金额各执一词,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小陈遂起诉至法院。审理中,保险公司申请由法院委托司法评估鉴定。
在评估报告出具后,小陈与保险公司对报告确定的车辆损失金额均不持异议,但在询问双方是否愿意调解时,保险公司却表示因顾虑后续向有责方追偿的问题而不接受调解,坚持由法院判决处理。
近年来,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保险责任纠纷案件一直高位运行,在金融案件收案类型中位于前列。而上述情境在法院处理类似纠纷案件时屡见不鲜。
虹口区人民法院结合区位特点,围绕区域涉机动车辆保险追偿权纠纷中多发易发问题开展专题司法统计分析,案件反映出以下问题:一是争议车辆已有司法或行业先行估值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顾虑向其他责任人追偿而不接受调解,造成同类案件调解率低下;二是追偿诉讼中,责任人以未参与定损而再次申请鉴定情形多发,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纠纷化解效率低;三是车辆保险事故中无责方、有责方保险公司赔付信息缺乏共享机制,同一事故下已追偿赔付记录在各责任主体之间存有壁垒。
此类问题制约着纠纷前端化解、部门联动,亟待疏通解决。
“一点一室”揭牌
搭建平台,积极融入社会治理格局
近年来,虹口区主动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北外滩金融集聚带作为依托,着力扶持培育特色金融产业,着力打造成为“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国际法律服务港”。伴随着虹口区开发建设的全面起势,北外滩亦不断增强其金融功能,提升金融集聚度和资源配置能力,成为浦江金三角中的重要一足。与此同时,聚焦法治服务保障北外滩高质量发展,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相关议题显得尤为迫切。
在这一背景下,虹口区人民法院设立北外滩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一点一室”,即北外滩金融纠纷调解指导点、北外滩金融审判工作室。其中,北外滩金融纠纷调解指导点的工作机制是以上海市银行业保险业调解中心(以下简称银保调中心)在北外滩集聚带设立的调解工作分站为基础,虹口区人民法院设立调解指导点,做实“点对点”式指导调解职能,更好地就地化解金融纠纷、靠前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推动更多保险纠纷先行调解,打造保险行业纠纷化解精准“靶向服务”,也是便民利民服务窗口的一道缩影。而北外滩金融审判工作室在北外滩综治中心内设立,是进一步完善“诉讼服务入驻综治中心全覆盖、社区巡回审理全覆盖”的重要举措。通过咨询答疑、巡回审判、普法讲座等各类形式为群众提供精准法治服务,以鲜活的案例向群众传递法律理念和知识,培育和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北外滩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一点一室”的设立,旨在推进司法服务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司法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引领、推进和保障作用,助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北外滩金融纠纷调解指导点”“北外滩金融审判工作室”揭牌活动
“合作备忘”签署
协同共治,汇聚多元解纷强大合力
基于区域涉机动车辆保险追偿权纠纷专题调查研究,虹口区人民法院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支持下,与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银保调中心共商开展机动车保险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并创新试点车险损失核定互认解纷机制。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财险)、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太保财险)作为上海市保险业头部企业,积极履行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对虹口区人民法院指导、上海银保调中心倡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支持的车险损失核定互认解纷机制先行先试,就上海地区承保的机动车商业保险代位求偿理赔争议调解工作签署《车险损失核定互认解纷合作备忘录》。同时,平安财险、太保财险签署、虹口区人民法院接收《车险损失核定互认解纷承诺书》,两家保险公司先行概括承诺认可机动车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中对方保险公司经核损流程后正式作出的车辆损失定损金额(2万元及以下)和法院委托评估的(10万元及以下)车辆损失核定结果。
银保调中心、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平安财险与太保财险签署《车险损失核定互认解纷合作备忘录》
平安财险与太保财险签署、虹口区人民法院接收《车险损失核定互认解纷承诺书》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
车险损失核定互认解纷机制常态化运行下,依托于北外滩金融纠纷调解指导点,银保调中心首先掌握保险公司提交的各类车辆损失保险纠纷,按照矛盾提出方、纠纷的法律关系等进行过滤分流,首先化解大量争议于初期,有效提高先行调解化解纠纷的成功率。对于车辆维修金额产生较大争议的,由虹口区人民法院参与调解进行法律指导,必要时委托司法评估鉴定机构进行评估鉴定与诉讼程序做好衔接,促进后续保险人代位追偿纠纷高效化解,切实推动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光群,虹口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宣一洲,虹口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理院长叶伟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庭长朱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金融消保处处长牛学成,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龚浩,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李玉新,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主任夏筱莉,太保财险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徐峰,平安财险消保部总经理赵伟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金融监管部门、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市保险同业工会、银保调、保险机构的有关同志参加活动。
下一步,虹口区人民法院将继续以聚焦建章立制、形成制度保障为根基,以凝聚社会力量、实现多元协作为核心,以优化流程管理、确保高效运转为助力,以强化技术支撑为保障的金融纠纷化解多元协作体系,打造具有鲜明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虹口方案”。
代表委员点评
罗斌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银行金融科技部创新实验室高级副经理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是满足人民多元化司法需求重要保障,也是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虹口区人民法院立足于目前车险领域纠纷多、争议多的现实情况,找准突破点,创新机制,主动作为,切实做到了“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了人民法院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为虹口区人民法院的扎实和创新工作点赞!
吴海
虹口区政协委员、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虹口区人民法院此次设立“北外滩金融纠纷调解指导点”“北外滩金融审判工作室”,并牵头多家单位共建车险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为保险纠纷当事人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纠纷解决途径,很好地将司法融入了基层社会治理,也让我们看到了虹口区人民法院切实落实党中央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要求的决心和努力,相信虹口区人民法院未来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司法服务保障。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让更多纠纷通过多元化解体系高效、优质地得到解决。
来源丨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门:金融审判庭
文字:侯艳
责任编辑:张巧雨
编辑:孙小敏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