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小柔和丈夫在婚后不久,就早早计划好了要养育两个孩子。第一胎是个可爱的男孩,两年后,他们又迎来了小女儿。
为了让两个孩子关系更亲密,他们特意把年龄差控制在三岁左右。
可现实远没有想象中美好。怀上二宝后,小柔变得格外小心翼翼,生怕大宝一个不小心碰到她的肚子。
进入孕晚期后,她甚至将大宝送去了爷爷奶奶家暂住,担心夜里无意中踢到肚子。
二宝出生后,夫妻俩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小女儿呵护备至,但却在无形中忽视了大宝的感受。
小时候,大宝还不懂得表达,几次提出小小的抗议,都被小柔轻描淡写地否决:“你是哥哥,要让着妹妹。”
久而久之,大宝把所有的委屈藏在了心里。进入青春期后,这种压抑终于爆发,他变得叛逆、冷漠,父母的管教也越来越无力。
很多人憧憬着两个孩子一同成长的美好画面,殊不知,二胎家庭往往在20年内就要面对4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父母没有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幸福的表面很容易裂开。
01
那么,二胎家庭必须正视的4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经济压力剧增
现代社会,抚养一个孩子已经是极大的挑战,更何况是两个?从出生起,奶粉、衣物、教育、兴趣班,每一项开支都在不断累加。
等孩子长大,还要面对结婚置业的巨大开销。尤其如果是男孩,传统观念下还得准备彩礼、房车,女孩子同样也需要丰厚嫁妆。这些都让家庭经济压力成倍增长。
小家庭原本紧凑的预算,可能因为多了一个孩子而捉襟见肘,家庭矛盾也容易因此滋生。
育儿时间严重不足
不少父母在生二胎前,总以为自己有足够的爱去兼顾两个孩子。但真正实施起来,才发现时间和精力远远不够。
孩子们在幼年时期都渴望父母的陪伴,如果父母在二宝出生后,把大量注意力转移过去,容易让老大产生被冷落的失落感。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性格偏激、自卑或者叛逆的行为。
更严重的,是手足之间因为争夺父母的关注而产生矛盾和隔阂,这种伤害可能延续一生。
亲子关系中的公平难题
“妈妈更疼妹妹”“爸爸总护着弟弟”——这种控诉在多子女家庭中非常常见。
即便父母努力做到公平,但在孩子的感受中,一点点微小的差别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被偏爱的孩子有恃无恐,容易形成自私傲慢的性格;而被忽视的孩子则心生怨恨,亲子关系因此受损。
这种不公平感不会随着时间淡化,反而在成年后可能爆发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冷漠甚至敌对,父母晚年的幸福也会受到牵连。
养老问题并不会因为多子女而缓解
很多父母生二胎的初衷,是为了自己年老时有更多的依靠。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两个孩子各自成家立业后,生活压力同样巨大,彼此之间还可能为了养老责任互相推诿。
不仅养老负担没有减少,反而因为子女关系紧张,使得老人晚年生活更加孤独无助。
在现实生活中,即便家里有多个孩子,最终老人还是不得不选择养老院的例子并不少见。
02
面对二胎家庭的问题,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虽然二胎带来的问题不可小觑,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胎家庭注定充满矛盾。只要父母用心经营,很多隐患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每个孩子都要被公平地爱护
无论大宝还是二宝,都是父母的心头宝。一定要让两个孩子都感受到被爱的重要性。不要因为小的年幼就理所当然地忽视大的感受。
可以安排专门的时间单独陪伴大宝,让他知道自己依然被重视。
比如每天睡前陪大宝聊聊天,周末带大宝去他喜欢的地方玩,哪怕只是简单的亲子活动,也能极大地满足他的情感需求。
在冲突中做到公正,不偏袒
孩子们之间的小打小闹不可避免。当两个孩子争执时,父母要客观公正,不能简单地偏向年幼的一方。否则老大会觉得自己受委屈,小的则容易养成任性无理的性格。
遇到矛盾时,父母应该耐心了解事情经过,引导两个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插手偏袒。
让老大参与到二宝的成长中
不要把老大排除在二宝的世界之外。可以让老大参与照顾妹妹或弟弟,比如帮忙拿尿布、陪小宝宝玩玩具,让他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重要成员,而不是被冷落的“局外人”。
参与感越强,老大的自豪感越高,手足之间的感情也会更自然流畅地建立起来。
教育孩子独立与责任感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灌输独立意识,让他们明白:未来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依赖兄弟姐妹或者父母。
这样即使到了养老阶段,孩子们也能以更成熟的心态面对老人赡养问题,减少家庭矛盾。
果妈寄语
二胎家庭带来的是双倍的欢乐,同时也是双倍的挑战。父母如果不能及时意识到潜藏的问题并加以应对,就容易让幸福的愿望变成现实中的苦涩。
经营一个和谐美满的二胎家庭,需要的不仅是爱心,更是智慧与耐心。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公平对待,每一个家庭成员也都应该在爱与理解中共同成长。
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每一个二胎家庭,都能真正收获双份的幸福,而不是双倍的烦恼。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