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我这一辈子》这两部作品是多少人的回忆。

主演石挥又是多少人儿时记忆里的大明星。



他的离世让无数人惋惜,同时他的离世也与一个人脱不了干系。

这个人就是张骏祥,名噪一时的著名导演。



话说,他的事业与感情都是许多人羡慕的对象,两任妻子都是红极一时的大明星,可谓是人生赢家。

中国电影的先驱

张骏祥是中国电影史上罕见的“全能型”人才,他集导演、编剧、教育家于一体。



考入清华大学之后又去往美国耶鲁大学深造,专攻导演与戏剧理论,成为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系统戏剧教育的电影人之一。

他在发展电影的同时还发展话剧事业。

在抗战时期,他导演的《蜕变》等话剧,让人印象深刻,对人性的深度理解给人以震撼。



《还乡日记》《乘龙快婿》等电影深刻讽刺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喜剧来揭露社会现实状况,让人回味无穷。

《白求恩大夫》这部电影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展现了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中国传记片的优秀作品。



事业节节开花的同时他的感情也有了结果。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著名的话剧花旦白杨,并且对她展开猛烈的追求。

在他遇到白杨之前,白杨与马彦祥有过一段婚姻,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两人不欢而散,之后她便去往重庆。



张骏祥当时被白杨主演的话剧《家》所折服,对她的演技极为欣赏,之后便开始追求白杨。

那个年代的女性以离过婚为羞耻,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白杨一次又一次地拒绝。

可张骏祥是留过洋的人,受过西方教育他对这些传统观念并不信奉。

在张骏祥的真心实意追求下白杨答应了,两人步入了婚姻,可婚后的两人渐行渐远。



白杨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对张骏祥说的那些理论不甚了解,思想的差距让两人的关系产生了裂痕。

后来在张骏祥指导电影时,白杨即兴改编了台词,这让张骏祥极为不满,两人从这之后便过上了有名无实的婚姻。

最终在冷暴力的影响下选择离婚,两人就像是从未在对方的世界里出现过一样。



后来张骏祥在访外国活动中认识了周小燕,周小燕和张骏祥一样都留过洋,两人在思想方面极为契合。

后来两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在音乐和影视方面也有着相同的见解,于是回国后两人就拜见父母。

结婚后两人的关系极为融洽,几年后两人生下了一儿一女,家庭幸福美满。



可身为同事的石挥就不这样了,在张骏祥的进一步打击下,石挥成为“右派”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庭也被拆散。

张骏祥究竟做了什么?他又为何要如此针对石挥?

从“话剧皇帝”到悲剧人生

石挥与张骏祥是一个年代的人,更是被历史铭记的表演大师,他的身世不比张骏祥。

他出生于一个没落望族,早年经历贫苦,做过车夫、仆役等底层劳动,但这些经历也为他的表演打下深厚基础。



凭借着《雷雨》等优秀作品,他被评为“话剧皇帝”。

他所塑造的角色跨度极大,既有卑微的市井小民又有奸佞小人。

他自编自导的《我这一辈子》更是被称作是中国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之一。



他自己的作品《石挥谈艺录》中谈到,演员要将自己的生活阅历、体验融入表演中,让自己塑造的角色有灵魂。

这与张骏祥的导演风格有些许相似,两人也同属一个工作单位。

那个年代正处于政治敏感程度极高的时代,石挥执导的《雾海夜航》被斥责污蔑D的形象,他也被列入了“Y派”人员的名单。



当时的石挥无法辩驳,因为最亲近的朋友、同事都纷纷列举证据证明他的思想态度不端正。

给他最致命一击的便是张骏祥的一篇文章。

当时的张骏祥是上影厂副厂长,他的发言地位不言而喻。

为了自保他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石挥脱离领导,破坏抗日话剧活动,更是反对D的文艺路线,十分抵触D组织。



这一条条直接将石挥打入谷底,一瞬间他成为众矢之的,众人纷纷唾骂他是毒液分子。

后来其他领域的知名人物为表明立场纷纷发文进行围剿,无奈之下,石挥只能消失在大众面前。



他的再一次出现便是以离世告别所有人,受不了攻击的石挥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因为石挥的离世,他的妻子童葆苓的生活过得十分凄惨,后来选择了改嫁。



得知石挥离世后,张骏祥流下了眼泪表示惋惜。

可这泪水更像是鳄鱼的眼泪,他并未体会到石挥的痛苦,也并未明白他的文章对石挥是多么致命的打击。

那么,成为石挥悲剧推手之一的张骏祥过得怎样呢?

后来,张骏祥也没逃过被批判的命运,他被批判为走Z派,他的妻子周小燕也被牵连,夫妻俩纷纷被停职。



在停职期间张骏祥的同事、朋友也像之前对待石挥一样,纷纷发文揭发他,给他安上许多不知名的罪名。



张骏祥被关到了少管所监狱,这一关就持续了两年之久。

在狱中他遭受着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打压。

等出狱时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再无往日的光鲜亮丽,意气风发。



这一关他明白了当时石挥遭受这些迫害时有多么的无助,朋友的背叛、公众的唾弃、家庭的破碎,这种痛痛彻心扉。

因为张骏祥的事情,他的一双儿女在两年间也被人所欺凌,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



当时的斗争不知迫害了多少人,石挥和张骏祥只是其中摆在明面的例子。

结语

张骏祥与石挥在电影史上的地位有目共睹。

两人的优秀作品在当代也是学习的对象,无论当时两人有何恩怨,在逝去之时都会化为一粒尘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