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华人网消息:四月的意大利,天空湛蓝、阳光温暖,按理说是踏青出游的好季节。但对于不少华人来说,却是一年中最让人头疼的时节。只要走在米兰、都灵、帕多瓦、博洛尼亚这些城市的街头,空气中仿佛飘着无数轻盈的小雪团,纷飞乱舞,钻进眼睛、鼻子、口罩里,无孔不入。过敏体质的人更是苦不堪言:喷嚏连天、鼻塞、咳嗽、眼睛发痒、喉咙发紧……明明不是感冒,却比感冒还难受。
这到底是什么?
它们不是棉花,也不是花粉,而是——杨树的种絮。
图中你看到的这种绿果挂满枝头、外裹白絮的植物,是意大利城市中极为常见的杨树(Populus spp.),主要是白杨(Populus alba)或加拿大杨(Populus × canadensis)。每年春天,当它们完成授粉后,雌树就会释放出大量被白色绒毛包裹的种子。这些轻盈的棉絮随着风飘荡,有时甚至能铺满整条马路。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么多人会因为这些“棉絮”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为什么意大利城市里还要种这么多杨树呢?
答案其实很现实:
生命力强、长得快
杨树是速生树种,适应性强,不挑土壤,耐污染,是城市绿化中“性价比”极高的选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意大利城市快速扩张,很多街道、公园、工业区都选择种植杨树,以便尽快形成绿荫、美化环境。造林成本低
相比橡树、榆树、枫树等树种,杨树便宜好养,几十年下来,已成为很多城市的“默认选项”。生态功能好
它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湿度、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在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的今天,杨树依然有其生态价值。
其实,杨树飞絮本身并不含致敏性花粉,真正让人过敏的是空气中与其混合的其他花粉颗粒(如桦树、草类等)。不过,这些絮状物极易黏附灰尘、污染物和花粉,从而在空气中形成“高致敏浓度区”。对鼻炎、哮喘、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就是一场“无形灾难”。
很多人问,既然飞絮困扰这么多人,为什么不禁止种植或砍掉这些树?现实是——
它们太多了,遍布意大利上千个城市、公园、绿带、乡村小路;
替换成本极高,砍一棵树远不如“原地养着”便宜;
有些城市开始尝试种植无絮杨树,但更新周期慢,要等老树自然枯萎或主动规划改种才可能彻底改变。
也就是说,飞絮,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对于很多在意大利生活的华人来说,这样的春天让人无奈。除了接受现实,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出门佩戴医用口罩、太阳镜,减少眼鼻接触飞絮;
使用空气净化器、纱窗,保持室内洁净;
外出归来立刻换衣服、洗脸洗鼻;
在医生建议下服用抗过敏药物;
避开中午前后的“飞絮高峰时段”;
如果反应严重,可向家庭医生申请过敏检测和脱敏治疗。
“飞絮”只是春天的一部分,对有些人来说,它是烦恼,对另一些人来说,它是季节的信号。但我们相信,在越来越多市民的呼吁下,未来意大利城市的绿化也会逐步走向更加人性化、健康化。
你也被飞絮困扰吗?你住的城市有没有什么改善措施?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的经历。(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