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新疆去!”2015年7月,刚刚从黄山学院毕业的张赞芳积极响应祖国号召,作为西部志愿者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年的志愿服务结束后,张赞芳选择继续留疆,为祖国、为建设新疆继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是张赞芳在工作中一直坚守的理念。在新疆新和县人社局服务期间,他深入了解到当地教育与内地教育存在的差距,心中便暗暗发誓,要用自己所学为这片土地带来改变,这也是他选择留疆的原因。
2017年张赞芳任新疆墨玉县第二高级中学教师,2018年担任墨玉县第四中学德育处主任,2021年至今担任墨玉县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从2017年参加工作到2022年,他全身心致力于中学生思政工作,仔细观察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点滴变化,积极探寻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以更加专业化、科学化的思政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应对中学生的思想变化。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落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缺失,这位步入教书育人行列的“新人”又该如何应对?
张赞芳设计了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管理办法:适合——坚持——公平。他深究本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现状、不良行为习惯存在根源,制定了一本适合学校实际的学生管理手册,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确保管理手册使用做到公平公正。“手册不再是约束,而是陪伴我们高中三年,不断纠正不好习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成长伴侣。”学生在调查问卷中这样反馈。
“思想政治工作要进行规律性研究,契合学生的特点,善于利用‘画像’的方式去分析学生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再从技术上及时跟进,就有可能形成一个更高级更完善的思政模式。”张赞芳如是说。
张赞芳开展调研,针对一些家长“缺了解”和“缺教育”的问题,在学校推行了以“勤”为核心的家校共育工作理念。通过班主任勤联系家长、学校勤开家长观摩会、学校勤设家庭教育课等三大途径,很大程度地解决了家长缺乏对孩子的了解、缺乏家庭教育理念的两大难题,让家长从走进校园到走近孩子,再到走近教育,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更多途径。
“这几年新疆发展得越来越好,我就想着要在这里做一些事情,解决一些问题,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张赞芳感叹道。
新疆墨玉县到张赞芳的家乡山东菏泽市有近4000千米的距离,遥远的空间分离和陌生的生活环境一度让张赞芳的父母十分担忧,也屡次表达希望他回家乡工作的想法。然而在工作期间,张赞芳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表现,先后荣获“县级先进德育工作者”“优秀党员”“地区级优秀教师”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给父母的 “定心丸”。
“参与西部计划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看到自己服务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好,内心的喜悦与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如今,新疆发展日新月异,交通愈发便捷,张赞芳与家乡的距离不再遥远,与父母团聚也更加方便,工作之余,他也会和家人一起欣赏祖国西部的壮丽山河,共同领略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记者沈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