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丝路庭州·昌盛吉祥”城市名片影响力,倡导全民文明上网,提升网络辟谣工作质效,昌吉州党委网信办于2025年4月至6月开展昌吉州第五届互联网“优秀原创辟谣作品”征集评选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兼具新疆昌吉风情与行业特色的原创辟谣作品,用文化创意守护家乡网络空间清朗,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典范地州建设。
一、主办单位
昌吉州党委网信办
二、作品要求
(一)作品内容
此次辟谣作品征集内容需紧扣“新疆昌吉”元素,创作能够反映新疆昌吉州高质量发展、自然风光、人文文化、精神风貌的原创辟谣作品,可涉及金融科技、文化传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领域。
作品需深度融合地域文化符号,如天山牧场、天山天池、江布拉克、万亩旱田、北庭都护府遗址、硫磺沟丹霞地貌、庭州生态绿谷、葡萄酒产业廊道等自然人文特色和民间“花儿”、毡房技艺、曲子戏剧、糕点制作、木垒刺绣等非遗民俗特点;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大剧院“盛开的天山雪莲”、玛纳斯碧玉之城、昌吉小吃街等现代地标;“纳小凤”、“图牛牛”“昌骏骏”“康娘娘”“吉小能”“奇小麦”“木羊羊”七个昌吉州网络文化IP形象。
作品应立足昌吉经济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展现昌吉面对机遇与挑战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奋勇当先的新风貌,对个别影响社会发展的不良风气、乱点乱象勇于驳斥,以正视听,清朗网络空间。
(二)作品形式
1.文章:新闻、评论等。
2.视频:突出辟谣题材的创意表达。鼓励作品形态、表现形式手段等创新,动画、微纪录片、微电影、公益广告等不同体裁类型的作品均可。具体要求如下:(1)视频长度控制在2分钟之内。(2)视频格式为可兼容的主流视频格式(包括MP4、MOV、MPEG等),横竖屏皆可。(3)视频声音和画面同步,画面清晰,声音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以及音量忽大忽小等现象。
3.歌曲:报送作品须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公益性相统一,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艺术表现力、感染力。报送作品可以是MV,若是音频其格式为MP3或WAV;并附曲谱(jpg等通用图片格式)。
4.平面设计:主题鲜明、构思巧妙、色彩和谐、构图精美,包括漫画、条漫、海报、长图等。提交格式为jpg(漫画等形式制作的,需以pdf格式报送),作品5MB以下,不低于300像素。以上形式作品需附带必要的文字说明,包括但不限于作者简介、创意解读、作品特点等。
三、参加方式
(一)征集对象
面向社会广泛征集
以单位、团体或个人名义报名均可
(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6月15日
(三)报送方式
参选作品(含报名表电子版)通过邮箱cjzpiyao@163.com进行报送,其中,作品简介部分需包含作品主题、创作背景、创作意义、传播效果等内容,字数不超过300字。作品命名格式如“作者名-作品名称-联系方式”。
四、评审及奖励
(一)评审标准及要求
所有参赛作品将经作品初筛、专家评审等环节,评选出昌吉州第五届互联网“优秀原创辟谣作品”,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二)获奖作品数量及金额
其中音视频类奖励2000元/部,平面类奖励1000元/部,文字类奖励500元/部。
五、作品权益
(一)所有投稿的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存在版权侵权问题。作品中如使用他人肖像、照片、图片或音乐等内容,必须注明来源,且取得权利人或作品著作权人授权许可。作品内容所涉及的肖像权、著作权(版权)许可事宜由投稿者负责,如发生任何相关的法律纠纷,由投稿者负责解决并承担一切责任。
(二)作者投稿后,作品使用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活动主办方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编辑,以及将该作品以原作者、昵称或单位名义进行传播。投稿者一经投稿,即视为活动主办方对投稿作品拥有使用权,活动主办方有权对作品进行编辑,并通过昌吉州互联网辟谣平台发布,发布时间不限。
(三)投稿的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如违反,活动主办方有权随时撤销该作品的参评权。如因作品侵权而使主办方遭受争议或索赔的,投稿者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六、其他说明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活动主办方有权对活动规则进行解释,并根据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投稿者应完整阅读活动征集公告内容,一经投稿便视为同意受本征集公告内容约束。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报名表
不信谣 不传谣 不造谣
来源:昌吉州党委网信办
编辑:王 威
监审:罗 青
终审:吴 涛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发布网信政务信息
解读网信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