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魁罪首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纵观历史长河,历史人物往往功过两全,是非难评。但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历史人物的评判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休戚与共还是背道而驰。
《智斗》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京剧《沙家浜》的著名选段。其中主要人物机智勇敢的共产党地下党员阿庆嫂曾有这样一句唱词:“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这里的“草包”指的就是戏中的“草包司令”胡传魁。这一艺术形象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依托历史人物创造的,他的原型就是民国时期江淮一带的“土匪”胡肇汉。
洞庭小子 阳澄称“王”
胡肇汉1906年出生于湖南岳阳一个贫苦人家。由于家境贫寒,14岁初中毕业后,就在地主家做起了长工。恰逢时局动荡,或许是不甘心永远做工,或许是有心救亡图存,胡肇汉于1926年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希望在军中能够大展拳脚。
随后,机缘巧合成为一名警察,辗转间来到了江淮一带。由于表现突出,三十出头便当上了江苏青浦县(今属上海)警察局长。
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胡肇汉被迫转移到太湖一带,拜入国民党程万军部,谋求了一个副官的差事。好景不长,不愿屈居人下的胡肇汉,很快聚众起事成立自己的武装力量“自立为王”,而后又迎娶阳澄湖望族王氏之女,顺理成章在阳澄湖扎下根基。洞庭湖的穷小子,一跃而成阳澄湖的“草头王”。
从抗日走向敌对
早期的胡肇汉,也为抗战贡献过自己的力量,其队伍虽纪律松散,但整体仍是个团结的爱国队伍。抗战初期,胡肇汉打出国民政府忠义救国军的旗号,吸引了诸多爱国青年,使其队伍不断壮大。1939年,新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军司令部宣告成立,主要任务是在苏北一带展开抗日活动,这就免不了与胡肇汉的队伍打照面。
为了最大限度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战力量,“江抗”积极争取胡肇汉抗日,批准其担任“江抗”副司令。以听从其指挥的形式,团结了阳澄湖一带的抗战势力。细数这一时期胡肇汉的抗日事迹,曾设计夺取吴县驻扎日伪军警察所的全部枪支弹药,攻破苏州城外日伪据点等等,着实为抗战出过力,如果故事继续向着这个方向发展,那胡肇汉将成为一位爱国将领、抗战英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随着势力不断壮大,被权力冲昏头脑的胡肇汉逐渐变的残暴不仁,他的政治立场完全倒向了国民政府,自愿充当其走狗,残害我党忠义战士和无辜百姓,迫害抗战统一战线,成为一个杀人魔王,其抗战决心也渐渐被利欲所蒙蔽。1941年,胡肇汉彻底撕下面具,投靠了汪伪政府。
但其嘴上却仍要保留最后一片遮羞布,认为自己只是投靠汪伪政府,而非是做直接投降日本的卖国贼。这样掩耳盗铃的行为也只有他自己能够相信。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很快他便失去了民心,过去慕其抗战之名而来的有志之士,纷纷弃他而去,胡肇汉就此失势。
但胡肇汉早已不是初出茅庐的穷小子了,他很快乘乱世之便,重新组织势力,又回到了阳澄湖一带,这一次他再无顾忌,明目张胆地迫害我党干部、地下党人和无辜群众。甚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洋沟娄惨案”,以莫须有的罪名,活埋无辜渔民33人。
抗战胜利后,胡肇汉又借机投靠国民党,更是变本加厉迫害我党地下党人和革命群众,甚至捣毁我党在青浦县的整个地下党组织。
善恶有报,其罪当诛
1949年,解放战争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的走狗胡肇汉陷入了极度恐慌中。惶惶不可终日的他趁乱逃到上海隐蔽起来。但其手下却仍不识时务,打着他的旗号继续着敲诈勒索的勾当,阻碍经济恢复的大局。为巩固新生政权,地方人民政府决心捉拿恶贯满盈的胡肇汉。
1950年初,湘城公安分局接下了抓捕胡肇汉的任务。在侦查击破了十余个胡匪联络点后,仍不见胡肇汉的踪迹,抓捕行动一度陷入僵局。就在此时,公安干警获得一条重要线索,胡肇汉的一个小老婆就藏匿在阳澄村。
很快胡肇汉的小老婆交代胡肇汉与上海浦东一家布店的老板相熟,湘城县公安立刻组织警力与胡肇汉的小老婆一起共赴上海,探听虚实。来到上海,经过公安警察的劝说,布店老板供出了胡肇汉的落脚处,并与公安约定,胡肇汉一旦露面,立刻通知。
1950年9月,湘城公安局终于等来了布店老板的电话,胡肇汉终于落入了这个为他精心设计的抓捕网中。9月15日傍晚,苏州公安局联合湘城公安局展开抓捕行动。公安与布店老板里应外合,共抓捕了胡匪28人,胡肇汉本人也被当场逮捕。自此,长期混迹于阳澄湖一带的胡匪势力被涤荡一清。
胡肇汉被捕后,对其罪行供认不讳,在得到与家人联系的机会后,含泪劝妻子改嫁,如无能力抚养孩子,则送人抚养。然而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结局,终归是其咎由自取。由于罪恶滔天,胡肇汉最终于1950年当年判处枪决,12月1日在苏州执行,终年44岁。
纵观胡肇汉的一生,少年时代饱尝艰辛,发奋立志,投身革命,顺利地改变了命运。青年时曾一度致力于抗日救国,有机会成为爱国英雄。但人的命运往往在于选择,正所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中年胡肇汉被权力所蒙蔽,忘记初心,最终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也一步步走向了永远被人唾骂的命运。
背弃人民的人,终将被人民抛弃。胡肇汉的事迹告诫我们,人生理想应与国家前途、人民利益一致。在人生的重大选择上,应始终牢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使人生价值得以实现,人生的意义才能够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