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这件事,恐怕是许多人最不愿面对却又无法避免的社交难题。
据统计,借钱后足额归还的人不到四分之一,这意味着每四个借钱的人中,就有三个可能成为你的"债主"。
当朋友或亲戚开口向你借钱时,你会怎么做?直接拒绝怕伤感情,爽快答应又担心有去无回。
其实,真正聪明的人都会先问这三句话,既不失礼数,又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第一问:是遇到什么急事需要帮忙吗?
"救急不救穷"是借钱的第一准则。当有人开口借钱时,先别急着答应或拒绝,真诚地询问对方借钱的具体原因。如果是家人突发疾病、生意临时周转等紧急情况,在能力范围内伸出援手是人之常情。但若发现对方借钱是为了还赌债、满足奢侈消费等非必要开支,就要提高警惕。
知乎上一位网友分享过亲身经历:过年时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突然约他吃饭,席间痛哭流涕讲述自己被裁员、创业失败的遭遇,最终开口借钱。
这位网友碍于情面没有细问用途,结果后来得知朋友借钱是为了赌博,几万元就此打了水漂。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问清借钱用途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对自己负责的必要步骤。
第二问:如果我没能力帮你,会影响我们的关系吗?
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智慧。它既表达了你的为难处境,又试探了对方的真实态度。真正把你当朋友的人会理解你的难处,而那些只想利用你的人则会原形毕露。
《二十不惑》中的姜小果就吃过这样的亏。她借给同学300元买车票,对方却迟迟不还,最后被发现用助学金买新衣服。当姜小果讨要时,对方反而当众哭诉被"逼债",导致姜小果被网友指责。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借钱前确认对方的态度和人品至关重要。如果对方因为你不能借钱就翻脸,这样的"朋友"失去也罢。
第三问:除了钱,还有其他我能帮上忙的地方吗?
有时候,对方需要的可能不只是金钱上的帮助。问这句话既能表达关心,又给自己留有余地。比如朋友家人生病,除了医药费可能还需要陪护、接送等实际帮助;创业遇到困难可能需要人脉资源而非直接资金支持。
一位事业有成的堂叔就深谙此道。成家后,每当有人借钱,他就会说:"大额支出得和妻子商量,但有什么其他需要帮忙的尽管说。"这样既保全了情面,又避免了财务风险。事实证明,那些真心求助的人会感激你的其他帮助,而只想占便宜的人则会知难而退。
借钱如同试金石,能检验出人际关系的真伪。高情商的人懂得,借钱与否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如何既维护情谊又保护自己。这三句话就像三个过滤器:第一问筛选借钱事由,第二问检验对方人品,第三问寻找替代方案。
记住,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的谨慎而疏远你,反而会尊重你的原则。下次遇到借钱请求时,不妨先问这三句话,你会发现,原来拒绝可以如此体面,帮助可以如此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