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的排练厅里,一群00后表演专业的学生正在为诗剧《新月·志摩》的台词反复打磨。他们或许未曾想到,在短短几个月后,他们会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登上“上生新所·咖啡戏剧节”的舞台。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诗剧《新月·志摩》将于4月30日19:30开演,5月1日和2日假日期间加演两场。作为演出单位,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表演学院与上海现代人剧社、逸舟文化等业界机构深度合作,从剧本打磨到舞台呈现,由学生全程参与。剧中饰演徐志摩的赵豪杰坦言:“以前在课堂上演片段,总觉得自己在‘模拟’角色。但这次登台,每一步都有行业导师指导,灯光、走位、台词节奏都要对标专业剧场标准,压力很大,但成长更快。”这种“实战化”培养模式,让学生直面行业标准,真正实现了从“学表演”到“成为演员”的跨越。


《新月·志摩》的演出场地“上生新所”,是上海近年重点打造的演艺新空间之一。传统剧场与开放式文化园区的结合,打破了观演边界——观众可以一边品咖啡,一边沉浸于诗剧的浪漫氛围。表演指导老师王雅提到:“新空间对舞台设计、演员表现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需要适应多变的演出环境,比如如何利用自然光线增强戏剧张力,如何与近距离观众互动。这些挑战,恰恰是课堂无法复制的宝贵经验。”


剧中张幼仪的扮演者张思彤分享道:“参演前,老师带我们走访了徐志摩纪念馆,分析民国时期女性的仪态与心理,只为更贴近角色气质。”这种“行业反哺教学”的模式,让课程内容紧跟市场趋势。艺术总监李瑞祥强调:“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演戏,更要让他们理解戏剧产业的运作逻辑——从剧本策划到市场宣发,每个环节都需要复合型能力。”

从课堂练习到行业舞台,从传统剧场到演艺新空间,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正通过产教融合的探索,为“演艺之都”储备新生力量。

原标题:《从课堂到舞台 由00后学生打造的诗剧《新月·志摩》即将上演》

栏目编辑:任天宝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钱文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