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7日讯 很多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都会首先注意产品的商标,选购让自己放心的大品牌。殊不知,有些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在一些同类产品的商标上动了心思。
2024年5月,杭州一知名企业发现一家网店销售的“某某小小酥”外包装上使用了与其相同的商标标识,杭州企业在取得证据后,将生产商湖北某公司和“某某艾康健”网店销售商一起告上了法庭。
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员额法官武越说:“经本院审理认为,被告生产销售的某牌小小酥,外包装上显著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同样的字样‘小小’构成对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被告生产销售某牌小小酥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同时,侵害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本院判令其停止侵权,且秉承不重复赔偿的原则,仅根据该行为侵害原告的注册商标权的赔偿标准进行判赔。”
最终,法院按照商标侵权判赔被告湖北某公司赔偿3万元,“某某艾康健”网店赔偿二千元。据法官介绍,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商标保护不仅有助于企业维权,也能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企业在给产品命名时,切忌踩到侵权红线,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在商品销售过程中,电商平台也要加强监管,及时下架侵权产品。
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员额法官武越说:“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要认清产品的真身,增强品牌意识,在关注产品名称的同时,要注意辨别其生产厂家、商标、品牌等关键信息。增强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遇到侵权产品时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共同打造一个保护产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闪电新闻记者 赵宇 德州台 周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