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月都有政治局会议
但每年4月7月10月12月的都跟经济有关
加上最近发生的中美贸易战,所以这个4月的政治局会议
信号格外重要
所以从半月前我们就开始蹲这次的政治局会议
要知道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的狂风暴雨的政策不正是来自5·27、9·26两次政治局会议么
带着期待跟敬畏再次打开这轮经济会议的内容
实打实的说没有一条内容是陌生的,当我们这几年紧跟政策和会议到今天
从刺激内需到金融信贷、从城市更新到房屋回购,这些都出现过我们每一次的政策分析文里
但你知道么,越是跟的久越看的不是这些具体政策
越是跟的久越能感受到这里面的不同,这可能也是这次文字的全部意义
01
首先这次最重点部分不是前后10条内容具体说了什么
而是从头到尾散发出的三个不同
首先是兜底思维
这种兜底我们从去年9月26日政治局会议里那句止跌回稳就曾领略
这次会议内容里你同样能看到类似情绪
对受关税影响企业的保护、对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的解决的决绝
如果有此刻还身处股市的朋友应该都能感受最近的回流和平稳
背后是金融市场的两个动作,首先是以中央汇金这类央企资金为代表的坚定投入
其次是证监会对于融券机制的优化
图片为2024年1月,今年2025年1月优化此项政策,你可以理解为对资金流出门槛的优化
你就能感受到兜底这件事不仅仅只是政策上说说而已
第二个不同是增量思维
过去1年我们对于政策的放量和尺度都比较大
最简单例子就是去年提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就是近十年首提
但各位要知道政策工具箱是几乎透明的存在,用到哪一步大家都有本账
而后如果再出政策其实更多是在情绪和口径上区分
但这次政治局会议让我们看到有点不同
创新提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
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所谓的增量就是不是看工具箱里还剩什么,而是思考还能往工具箱里增加什么
增加了专家对未来趋势判断的难度,但却真实增加了市场调节底牌
第三个不同来自延续思维
如前所说这次的政治局会议里,无论是经济面还是地产面我们都看过
光城市旧改我们从2023年9月首提超大特大城中村改造到2024年5月、9月两次政治局会议里关于城市更新内容的输出,你会发现这些都不陌生
政治学里重提是强调,但经济层面重提是延续
你要知道仅仅一条回购政策我们就看过中介介入版的以旧换新、国资企业下场回购的以旧换新,所以看到熟悉内容先别着急跳过
他本身也是长期性政策的最大特色
我们稍微回想下这三个不同
本质上只要你理解这三个不同,你就能最大程度理解政治局会议的本质
02
接下来就进入今天的重头戏
兜底、增量、延续是贯穿政治局会议的主旋律,当然也包括地产
而且是更为淋漓尽致
关于兜底这件事没有什么比止跌回稳这句
而今年有关地产的内容在兜底和延续这两块都很明确
首先有关地产的内容被放入防范化解重点风险模块
还有最后收尾那句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这两点分别对于房地产问题所处阶段以及解决态度都非常明确,明确的兜底
其次有关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部分我们也不陌生
城市更新模块里的城中村旧改其实从2023年9月就开始酝酿
这之后几乎每轮政策调控,城市更新模块都是座上宾
延续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国家层面的旧改数据
来自中国政府网消息,2024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超额完成5.4万个的年度目标任务
数据照进现实我们也看到了身边城市核心区域的旧改加速
这部分又可以结合后面重点提出的房地产新模式
旧改和危旧房改造在房地产发展脉络里更多扮演释放需求的角色
今天的高品质住宅供应其实会带来两件事:
刺激新购买力、重构房价天花板、加上还在不断优化的回购体系
不管是回购商品房,还是会议没提的回购土地
至此,旧改释放土地和需求、好房子刺激需求、回购消化库存的新链条出现
不过本次政治局会议里关于地产的部分倒不是这些
而在于增量
就是围绕房地产,站在这个4月底的节点有无新政策
我想这个答案是肯定的,答案不是这次会议给的
而是前两天高层传递出的关于增量政策的信息
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结合前文提到的金融政策,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这4月底似乎有些事情值得期待
03
为什么政治局会议这些内容可以落地
换句话讲,今天提到的兜底增量延续以及地产新链条
最后他们凭什么能够落地
我称之为会议内容的终极解题思路:钱从哪来
你会发现每条被政治局会议提到的内容里都有自己的来源
首先是整个经济循环里的消费
今年1季度的经济指标很大程度上仰仗消费能力的复苏
而这也是整个经济盘面“活水源”,来自消费刺激的内需扩大从而带动经济
其次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来源,超长期特别国债
市场看不见的手出台的调控背后需要资金支持
超长期特别国债这个概念集中于去年下半年跟我们见面
如果各位去观察这两年我们的超长期国债的发行规模,你会有点惊讶
这是明确不能再明确的利用国债搞发展的路径
只不过这背后涉及到用利率更低的国债替换早年间高利率国债
但无论何种国债都不妨碍接下来很长时间里这都是政策能落地的最终保证
这里面值得二次细化的是消费里的服务消费
但很多解读里把这两块简单等同,但其实这是两个概念
在刺激内需的口号里我们读到过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多种类
但相比经济的方向,消费里的“服务”环节才值得挖掘
也是4月,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份文件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
这里面提到近48条具体举措,涵盖了餐饮、住宿、健康、文娱旅游、体育赛事
也包括了旅游列车、空中游览、微短剧这样的新业态
而这类消费它金贵的地方在于
一方面他的消费场景小比一次性购物型的消费而言,频次更高
另一方面相比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对技术门槛的高要求,服务消费里的服务业对于就业量的保有量也高于其他
也正因如此这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因为单独冲上面的两点原因你就会知道接下来经济发展的侧重
更何况服务业对于任何发达经济体而言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这也更加奠定了未来服务消费的发展潜力
还有条值得细化的方向是养老经济
似乎所有人都能隐约感受到银发经济的威力
但很少能看到我们能有系统性的针对银发经济的发展策略
要知道最近大学专业里设置了养老养护专业
我司刘老师跟我开玩笑说一件事在国民经济风口的什么位置,大学专业也是判断依据
包括这次政治局会议里也提到“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总之巨大的需求和薄弱的服务之间差距是最大现状
这个现状也许也是不能错过的机会
04
回过头去看每次的政治局会议,他几乎都没有过“空手而归”的时候
每轮会议的主旨都在第二年的经济数据里得到印证
所以关注政治局会议的我们到底关注的是什么
相比具体的每条举措
我想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些具体举措背后传递的力度
具体举措实操性极强
本质上也是体系化作业,当我们面对的不是单一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体系化的具体作业可以让我们看到背后整体经济架构
但态度决定的更长远
如果说举措立竿见影,那态度决定的是稍远处的未来
而态度最好的体现就是那些具体举措之间的力度
是稳定楼市还是止跌回稳,是止跌回稳还是持续用力巩固...
这些措辞背后都是市场真实,也有我们最真实的面对态度,你也可以称之为情绪
所以老实说
这次的政治局会议我看的最多的不是具体房地产举措
而是行文之间的情绪,以及整体内容倾向
我想这才是值得真正被关注的东西,尤其是此时此刻
以上为正文,来自巧克丽丽
这是真叫卢俊公众号的第6039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