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教育。究其原因,在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发展路径不畅,遭遇“天花板”“断头路”,制约了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使得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不过,这些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近年来,职业教育的魅力不断增加,吸引了大量高考超过本科线的学生,大批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典型代表。



近年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势头十分“火爆”。在2024年的高考中,各专业组最低投档分再创新高,市外均超本科线。以广东省内深圳市外为例,物理类最高分520分,超本科线78分,最低分467分,超本科线25分;历史类最高分为510分,超本科线82分,最低分为459,超本科线31分,广东省内体育类最高分551分、美术与设计类最高分468分,显示出强劲的优质生源吸引力,而这一切都有迹可循。

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深信院构建的"三链融合"育人模式已形成显著虹吸效应。据悉,该学院已与华为、腾讯等200余家家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新增比亚迪半导体等多个现代产业学院。这种"入学即入行"的培养体系直接体现在毕业生质量上——2024届应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近96%,实现18.2%的毕业生入职华为、比亚迪、深圳地铁等行业头部及规模以上企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超过全省本科平均水平,这种高质量就业成绩,显著高于同层次院校,这种看得见的发展前景成为吸引考生的决定性因素。



学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和就业市场不匹配是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在这样情况下,深信院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54 个专业紧密对接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了 11 个重点发展专业群,每个专业群涵盖 3-5 个专业。特别是在集成电路领域,学校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芯片封装测试实训基地,填补了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人才缺口。这种"城市需要什么,学校就培养什么"的精准对接,使得该校毕业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录取分数线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不仅如此,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为报考热度提供了根本支撑。学校官网数据显示,

深信院积极推进科教融汇,建设深信创新港、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院(筹)和八大中试研发平台,为产业提供技术服务,年均科研经费近亿元。充足的资金不仅保障了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更是转化为育人成效:这种良性循环,使得专业建设始终保持在产业技术最前沿,堪称职业院校“天花板”!



读本科还是上高职?这个以往不成问题的问题正在变成一道选择题。这道选择题的出现,说明学生和家长们对待高职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转变。而从就业角度看,选择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样能够重视提升学子自身职业技能的高校,相比只有学历而实操能力欠缺的人,丝毫不落下风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