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小贴纸,也许就能改变一只小鸟的命运。今天,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和上海动物园联合举办“爱鸟周防鸟撞”专题科普活动,学生们为上海动物园华南虎展区的玻璃贴上防鸟撞贴纸,并学习了相关鸟类知识。随着城市建筑中玻璃幕墙使用率的提高,鸟类撞上玻璃幕墙而死亡或者受伤的概率越来越高,但只要按照一定规则在玻璃上贴一些贴纸,就能有效防止鸟撞发生。

活动一开始,通过鸟类拼图破冰小游戏,报名参加活动的学生们进行了初步认识。随后,科普老师给学生们分发了鸟类羽毛,讲解不同羽毛的作用以及鸟类飞行的基本知识。



掌握基本知识后,科普老师带领学生们前往天鹅湖进行观察实践,观察鹈鹕等鸟类飞行、降落、捕食、理羽等行为。

鸟类在飞行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有调查显示,随着城市化发展,建筑对玻璃幕墙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因为玻璃透明或者反光,部分鸟类容易撞上玻璃造成受伤或死亡,因此,玻璃已经成为继流浪猫捕食之后,威胁鸟类生存的第二大人为因素。

有数据显示,美国一年会发生10亿次鸟撞。美国鸟类保护协会的研究测试表明,当单个图案直径6mm或以上,图案与图案的间隔不小于5cmx5cm时,能达到理想的预防鸟撞效果。这种模式能最大程度保留玻璃的透光性,适合办公园区、学校等地方使用。

几年前,由昆山杜克大学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室牵头,国内多家机构共同发起了中国防鸟撞行动网络,旨在提高公众及相关行业对于鸟撞的认知、根据调查数据指导协助防鸟撞措施的实施并评估成效、推动建筑及城市设计中的鸟类友好,项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志愿者参与鸟撞调查。



在上海,宝山区鹿鸣学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领科双语学校、上海植物园5号楼、和平公园自然中心、上海动物园等都张贴了防鸟撞贴纸。今天,学生们在科普老师带领下,为动物园华南区展区的玻璃贴了防鸟撞贴纸。




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多样性的重要力量。正值上海“爱鸟周”进行中,第三期上海市生态文化科普活动聚焦“防鸟撞”专题,邀请了尚德实验、正达外国语、西外外国语等部分上海生态文化学校师生参与,希望能引起人们对鸟撞问题的重视。

活动中,科普老师还向学生们普及了鸟类救助知识。春季是鸟类繁殖季,市民可能会遇到从树上掉下的鸟宝宝。此时,千万不能轻举妄动,误以为小鸟受伤了、找不到妈妈而将小鸟带走,应该检查小鸟是否受伤、判断它是不是因为在学习飞行而掉落,如果羽毛已经长全、没有明显受伤,可能是在学习飞行,鸟妈妈一定就在附近,会来找小鸟,不必进行干预。如果发现小鸟受伤或者无法确定如何处理,最好联系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或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