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今天上午,2025年明道肺移植大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以“呼吸与共 生命融通——肺移植全程多维度管理”为主题,汇聚国内外肺移植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及临床工作者,聚焦肺移植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共商学科发展之计。

终末期肺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肺移植作为救治终末期呼吸衰竭的核心手段,其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直接关乎移植受者长期生存结局。当前,我国肺移植事业在供体维护、围术期管理、术后随访等环节仍面临诸多挑战。


王辰在开幕式上致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摄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王辰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肺移植的学科发展需以标准化诊疗体系为基石,从供体保护到术后康复,实现全链条、多学科协作的精细化管理。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薛武军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我国肺移植领域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并强调需进一步强化器官移植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新与多中心协作,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大会设置主旨报告及三个分论坛,围绕器官保护、围术期管理、免疫监测、感染防控、长期康复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达成多项共识:一是建立全国性供肺维护与分配协作网络,提升供体利用率;二是推广围术期体外膜肺氧合(ECMO)应用规范,降低手术风险;三是构建移植后免疫监测与感染防控标准化路径,改善患者长期预后;四是依托专科联盟与质控平台,推动临床实践同质化。

王辰院士在总结中呼吁:“肺移植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的重要使命,需呼吸科、外科、重症医学、康复等多学科深度融合。我们应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将共识转化为行动,共同书写中国肺移植事业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