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几张小板凳,便是一次大课堂。4月25日,在妇联主席白秀玲家的最美庭院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巾帼宣讲进庭院”活动:30名妇联主席、执委和妇女代表围坐一堂,听政策、学知识、话家风,在欢声笑语中凝聚起“她”力量,传递文明新风尚。
花坊里看“她”力量:指尖技艺织就增收路
大家集体参观了柳泉乡“丫丫花坊”。走进屋子,桌子上摆满了五彩缤纷的丝网花、精巧的编织工艺品,展现了农村妇女创业增收的巧手匠心。“一束花能卖50块钱,姐妹们学会了在家就能接单。”工坊负责人张娅梅书记的分享,让姐妹们看到了“家门口经济”的希望。
葡萄架下话家常:干货宣讲接地气冒热气
“高额彩礼不可取,家庭和睦万事兴!”柳泉乡妇联主席姚一凡的开场白引得众人连连点头。活动中,妇联干部用“土话”讲透“大道理”——“经营不好自己的小家,怎么帮其他姐妹处理家庭问题”“不要让高价彩礼绑架婚姻”“健康是女性最大的保障”……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到“抵制高额彩礼倡议”,再到“女性健康保险保障政策”,村级妇联主席踊跃分享工作中的快乐和困惑,政策宣讲讲到了姐妹们的心坎上,答疑解惑给姐妹们吃了定心丸。
游戏场上见真章:一根筷子挑起“团结经”
“一根筷子挑大梁”“一元五角”“你来比划我来猜”等互动游戏凝聚了人心。姐妹们分组比拼,有的用筷子稳托纸杯疾走,有的手忙脚乱凑“团购价”,还有的比划着“我爱我家”逗得全场大笑。“游戏里藏着大道理——妇联工作就得像筷子挑梁,心齐了才能成事!”红寺堡区妇联主席王燕华的总结引来一片赞同声。
这场“庭院会”没有主席台,不念“官样文章”,让理论政策、工作交流伴着笑声飞入妇女姐妹的庭院,迎来群众围观。下一步,红寺堡区妇联将持续创新把“固定宣讲”变为“流动课堂”,深入开展各类接地气、聚民心的宣讲宣传活动,让党的政策吹遍田间地头。
内容来源:红寺堡区妇联
技术编辑:曾杰
责任编辑:于芸霞
审核:马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