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6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24日刊登题为《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的文章,作者是艾伦·贝蒂。文章摘编如下:
无论你对斯科特·贝森特的看法如何,他都在国外沦为了笑柄,因为这位美国财政部长坚持声称特朗普总统随意制定的关税政策的所有矛盾之处都合乎逻辑。贝森特和其他美国政府官员现在正奔走于世界各地,拼命试图签订数十项贸易协议。用个比喻的说法:动荡的金融市场正用枪指着他们的脑袋,而我们被要求相信这一切都是一项巧妙的计划。
显然,特朗普的策略很糟糕:甚至连他想要什么都不清楚。但是,即便一个不那么无能的政府也会举步维艰。几十年来,美国重塑全球贸易体系的抓手——资本流动、先进技术和其庞大消费市场的准入——相对于中国有所削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称美国是“不可或缺的国家”。在贸易和技术方面,这种说法越来越不真实。
在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期间,美国在西欧建立了一个基本上是大西洋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它不仅提供财政上的马歇尔援助,还提供先进技术和进入其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的机会。
这些优势已经消失。相对于中国,美国的援助预算大幅缩水,所谓的政府效率部或多或少地清除了它们在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最后一点残余。
美国极力剥夺中国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半导体技术。但由于未能与中国官方和企业的投资相匹敌,而且向美国工业发出了错误信号,所以美国在许多绿色技术方面远远落后。
美国利用补贴和对进口产品的保护性关税,试图扩大自己针对国内市场的电池、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生产。最近,美国宣布对东南亚国家的太阳能电池征收高达3521%的巨额关税。这些做法将永远不会使美国成为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出口国。
同样,在电动汽车方面,美国本土汽车行业通过贸易保护向其他国家不想要的耗油极高的大型皮卡倾斜,导致电动汽车行业技术含量低而价格高,无法在海外竞争。
特朗普想用高额关税来威胁取消市场准入,然后要求对方以贸易让步换取恢复准入。都是大棒,没有胡萝卜。他扬言要永久征收高额进口关税的可信度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波动,而他在达成协议后维持低关税的可信度也极其可疑。
在全球贸易的扑克游戏中,特朗普接手了越来越差的牌,而且打得极其糟糕。贝森特和其他美国官员的处境岌岌可危。美国没法像过去那样用援助、技术或市场准入来对全球贸易施加控制,而特朗普反复无常的行为正在迅速增加它再也无法施加控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