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军火贸易这块,欠款不还的事儿不算新鲜,但像索马里这样明目张胆拖欠中国战斗机钱,拖了几十年还不还的,真挺少见。
中国追了七次债,每次都空手而归,这小国嚣张得不行。
不过,俗话说得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索马里这德行,最后自个儿也落了个不咋样的下场。
索马里买中国战斗机的来龙去脉
故事得从上世纪70年代末说起。
那时候,索马里跟邻国埃塞俄比亚打了一场欧加登战争,空军被打得七零八落,急需补充战斗机。
当时索马里跟苏联关系还挺铁,从苏联那儿弄了不少米格-21之类的装备。
可到了战争后期,苏联翻脸支持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一下子没了靠山,只好另找门路。
我国作为军火市场的新玩家,靠着便宜又实用的装备崭露头角。
1979年,索马里国防部长穆罕默德·阿里·萨马塔尔跑来中国谈生意,敲定了一笔交易:索马里花3310万美元买26架歼-6战斗机,先付1600万定金,剩下的1700万等飞机交付后再结清。
索马里还提出拿4架苏联造的苏-22战斗机发动机抵一部分款,我国觉得这对研究航空技术有用,就同意了。
1981年,这批歼-6陆陆续续运到了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港口。索马里军方拿到新家伙事儿挺高兴,可到了该付尾款的时候,他们却开始耍赖,说经济困难,暂时付不了。
可谁知道,这一等就没下文了,索马里压根没打算还钱。
中国七次追债,次次碰壁
从1981年开始,中国政府派了好几拨人去索马里要账。第一次去,代表团在摩加迪沙的政府大楼里干等了好几个钟头,索马里官员才慢悠悠露面,甩了一句“钱还在筹,稍等等”。
第二次过去,人家直接说有“紧急会议”,连面都不见。后头几次,我国听到的全是推脱,什么“国家财政吃紧”“正跟国际组织谈贷款”之类的话。索马里官员的态度也越来越拽,到最后甚至暗示我国该“体谅”他们的难处。
据统计,我国一共派了七次催收团,跑去索马里讨债,可每次都白跑一趟。那1700万美元就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事儿成了中索关系里的一根刺,中国政府不光在外交上提了好几次,还试过通过国际组织施压,可索马里就是装聋作哑。
索马里耍赖的影响
索马里这么拖欠,不光让我国损失了真金白银,还把两国的关系搞得一团糟。本来我国是想通过这笔交易跟索马里拉近点关系,可人家这么不地道,我国自然是失望透顶。这事儿在国际上也传开了,不少国家觉得索马里干得太不像话。
更气人的是,索马里一边哭穷说没钱还债,一边在国际上花钱大手大脚,买奢侈品、办豪华宴会啥的都没落下。这模样让中国政府和老百姓都看不下去。国内媒体也开始报道这事儿,把索马里叫成“国际老赖”,还呼吁国际社会给点压力。
到了1988年,索马里国内乱成一锅粥,叛乱四起,政府急着恢复空军来镇压。可那些歼-6因为没人维护,早就烂得不行了。这时候,索马里政府居然还有脸找中国帮忙修飞机。
我国要求他们先还点欠款再说。经过一番扯皮,索马里掏了300万美元,拍胸脯说剩下的以后补上,我们才派了专家团过去。
专家团到了现场一看,飞机状况惨不忍睹,好多都报废了。索马里军方挺感激我国帮这忙,可那1700万的主债还是没动静。
内战爆发,追债彻底没戏
1991年,索马里巴雷政权倒台,国家四分五裂,中央政府没了,地方军阀各自为政。那1700万欠款自然没人认账,成了一笔死账。我国知道靠正常路子要钱是没戏了,就开始想别的招。
两边其实谈过一个方案,让我国在索马里海域捕鱼来抵债。索马里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渔业资源不少,中国渔业公司挺感兴趣。
1988年底,两艘渔船开过去,开始捕金枪鱼、龙虾啥的。出口的鱼赚了20多万美元,多少抵了点债。可惜好景不长,1990年内战打到沿海,渔船被袭击,只能撤回来,这计划也就泡汤了。
索马里这么折腾,最后自个儿也栽了跟头。内战把国家搞得稀巴烂,经济一塌糊涂,基础设施基本全毁,饥荒、海盗问题接连不断。
到现在,索马里还是全球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GDP不到500美元,失业率超60%,社会治安烂得没法说,恐怖袭击时不时就来一下。
我国这些年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混得风生水起,靠着质量好、价格低的装备,吸引了一堆发展中国家客户。军火出口额年年涨,在全球市场上占了一席之地。
索马里为啥敢这么嚣张地欠钱不还?这得从他们的国情说起。上世纪70年代,索马里靠着苏联的援助混得还行,可苏联一撤,他们的经济就撑不住了。买战斗机的时候,索马里其实已经没啥钱,签合同更多是想撑场面,压根没想好怎么还。
加上后来内战一打,国家乱套了,政府换了一茬又一茬,新上来的谁也不想背这笔债。再说,索马里觉得自己是个小国,中国是大国,可能觉得中国不会太较真,或者以为拖一拖就过去了。这种心态,说白了就是有点“无赖”劲儿。
这事儿给国际军火贸易敲了个警钟,卖武器不比卖菜,涉及的金额大、周期长,买家要是耍赖,卖家还真不好办。
中国吃了这次亏,后来在跟其他国家做生意时,就多了不少心眼,比如要求预付款比例更高,或者加些担保条款。
索马里买中国战斗机不给钱,七次追债都没还,最后自讨苦吃的事儿,挺让人感慨。
国际交往这东西,诚信是底子,耍小聪明迟早得翻车。索马里这例子摆在这儿,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得明白一个道理:欠债不还,爽是暂时的,账单迟早得来。
参考资料
腾讯新闻:《索马里买26架中国歼6战斗机不结账,被追债7次都推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