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两天前,克什米尔地区响起了第一声枪响,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气氛瞬间被点燃。

印度士兵遭遇袭击,整整28人就这样失去了生命,这一事件让新德里方面极为愤怒,莫迪当即召集紧急会议,并公开表示要严惩幕后主使。



印度总理莫迪

莫迪的态度强硬,但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迅速调动空军和海军进行演习,将中国生产的先进武器全部展示出来,同时划定了禁飞区,表现出绝不退缩的决心。

作为回应,印度也将“维克兰特”号航母部署到了阿拉伯海区域,局势一触即发。

从目前双方的动作来看,似乎一场冲突不可避免。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两个邻国真的会开战吗?



“维克兰特”号航母

克什米尔这片土地一直是南亚地区的焦点,最近又传出了新的枪声。

4月24日深夜,印度军方的第16“白骑士”部队在山区巡逻时遭到伏击,几乎同一时间,帕哈加姆镇的一处检查站也遭到了袭击,最终导致28人丧生。



要知道,“白骑士”是印度陆军的重要力量,这次的重大损失显然不是偶然事故,而是精心策划的行动。

很快,一个自称“克什米尔自由斗争”的组织站了出来,声称这两起袭击是由他们发动的,并通过网络平台宣称,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直指印度政府、军队以及情报机构派遣的高级别视察团。



自称为"克什米尔抵抗运动"的组织很快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在库尔加姆山区的交火后,袭击者迅速撤离现场,只留下了一地弹壳。而在帕哈加姆镇中心的攻击则更加猛烈,手榴弹和自动步枪的火力让印军措手不及。

对于印方声称击毙一名指挥官的说法,该组织予以否认,称他们消灭了两名印度士兵,并重伤三人。



印度陆军第16“白骑士”军的一名士兵,哈夫·詹图·阿里·谢赫,在24日被克什米尔游击队击毙

不管具体细节如何,此次事件对印度军方士气造成了严重影响,并激怒了新德里。

随着消息传到首都,莫迪勃然大怒,立即召集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外交部长苏杰生等核心安全委员会成员召开紧急会议。



印度总理莫迪召开了紧急内阁会议

会后发表的声明异常强硬,莫迪和国防部长向全国民众承诺,牺牲绝不会白费,袭击者及其支持者必将付出代价。辛格更是强调,印度的回应将是“有力且明确的”。

这番话让国内外观察家们意识到,印度可能再次采取军事行动,类似于几年前对巴基斯坦的越境打击。

舆论开始猜测,印度的军事行动可能会在24日深夜至25日凌晨展开。



这次袭击激化了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从城市到乡村,民众都在呼吁政府采取强硬措施。人民党地方领导人帕万·卡朱里亚更是公开要求中央政府迅速行动。

他还透露,内政部长已经前往克什米尔前线,军队已做好准备,准备给那些武装分子以沉重打击。



社交媒体上,“惩罚巴基斯坦”的话题热度飙升,这种民意无疑给莫迪政府施加了更大压力。面对新德里的威胁,伊斯兰堡也毫不退让。



4月24日清晨,巴基斯坦空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战机挂载实弹随时待命,同时在阿拉伯海海域,巴基斯坦海军舰艇和潜艇展开了实弹演练。

更引人注目的是,巴方直接针对印度航母可能经过的海域设置了“禁飞区”,相当于划定了战略红线。



巴方还警告称,任何试图切断印度河水源的设施都将成为导弹攻击的目标。这让人联想到2019年的那次对峙,当时双方海军僵持数周,如今火药味更浓。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卫星在阿拉伯海发现了印度海军最新锐的“维克兰特”号航母,这艘四万吨级的战舰代表了印度海军的实力,其出现无疑给巴基斯坦带来了压力。



然而,巴基斯坦并未退缩,反而展现出更强硬的姿态。近年来,巴基斯坦军队完成了现代化转型,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装备了大量中国制造的武器。

空军方面,除了约120架美制F-16外,主力机型为近280架中巴联合研制的JF-17“枭龙”战机,以及36架更先进的歼-10CE。



巴基斯坦与中国联合研制的JF-17“枭龙”战机

地面部队装备了200多辆VT-4主战坦克和大约600辆MBT-2000“哈立德”坦克,成为装甲突击的核心力量。

防空系统方面,红旗-9A和红旗-16等中远程防空导弹已经部署到位,构建起多层次的防御体系。



虽然巴基斯坦还在引进更多尖端装备,如“汉果”级潜艇、传闻中的歼-35A隐形战机和红旗-9B远程防空导弹,但现有装备已让巴基斯坦具备相当实力。

未来,巴基斯坦空军计划打造“三剑客”组合:歼-35搭配歼-10CE和最新批次的“枭龙Block3”,逐步淘汰老旧机型。



从这些动作可以看出,巴基斯坦已有能力直面新德里,并传递出清晰信号: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惧怕对抗。

就在巴基斯坦忙于军事部署的同时,印度也在外交和经济领域打出组合拳。新德里单方面宣布“暂停”执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印度河水条约》。



这一1960年签署的条约是两国长期合作的基础,涉及巴基斯坦数亿人的农业命脉。如果印度将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水源控制权用作武器,对下游的巴基斯坦造成的打击将远超军事手段。

随后,两国重要的陆路通道阿塔里边境口岸被印度关闭,人员往来受到严格限制。印度不仅计划取消巴基斯坦公民签证,甚至传出要求境内巴基斯坦人在48小时内离境的消息。



外交层面也发生变化,双方同意将各自使团人数上限从55人削减至30人,并相互驱逐对方的军事官员。

这一系列举动将本就脆弱的印巴关系推向断交边缘。

归根结底,克什米尔问题才是印巴之间几十年未能解决的根本矛盾。



在印度控制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居住着大量穆斯林居民,许多人对新德里的统治心存不满。“克什米尔自由斗争”正是利用这一点发展壮大,给印度军队制造了巨大麻烦。

因此,印度一直指责巴基斯坦是这些武装组织的幕后支持者,而巴基斯坦对此坚决否认,反指印度在克什米尔实行高压政策。



鉴于当前复杂形势,不少人认为此次紧张程度超过了2019年的那次冲突。当时双方战机空中交火,印度甚至出动“超日王”号航母战斗群试图封锁巴基斯坦海岸线,虽未演变成全面战争,但动静不小。

这一次,尽管双方动作频频,火药味十足,但关键在于,印巴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接下来局势如何发展,确实令人担忧。

参考信源

湖南日报2025-04-26——联合国安理会强烈谴责印控克什米尔恐怖袭击事件



澎湃新闻2025-04-24——印控克什米尔26名游客遭恐袭丧生后,印度对巴宣布多项反制措施



每日经济新闻2025-04-24——巴基斯坦宣布:对印度关闭领空,暂停贸易,限时离境!印度:吊销所有巴基斯坦公民签证!莫迪提前结束访问回国



光明网2025-04-25——巴基斯坦:若印度切断河流水源,将被视为战争行为



湖南日报2025-04-25——印巴局势一夜升级 巴基斯坦防长:印正与我们进行一场低强度战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