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援引埃菲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内部文件显示,美政府计划关闭近30个驻外使领馆,不少位于欧洲,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美国这次大规模关闭使领馆,表面上是国务院行政事务副国务卿提议,说是基于工作量、设施状况和雇员成本这些考量 。但实际上,背后反映出美国当前面临的多重困境。美债收益率上升,财政压力大得离谱,特朗普政府甚至打算把国务院预算砍掉超300亿美元。要知道,6月底万亿美债就要到期,利息还在涨,政府急得不行,只能通过关使领馆这种方式来“节流”。
贸易货轮(资料图)
从关闭使领馆的区域分布来看,欧洲和非洲成了“重灾区”。欧洲一直是美国重要的盟友区域,过去美欧关系紧密,欧洲在美国战略布局里占着不小的位置。可现在,美国自顾不暇,连维持在欧洲的使领馆都觉得吃力。而且,欧洲自身实力不断增强,想摆脱美国、实现独立的声音越来越多,美国这时候自削影响力,更说明已经被逼到墙角。在非洲,过去美国设置使领馆,很大程度是为了制衡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但中国在非洲投资建设一直做得有声有色,美国在非洲的策略没什么效果,也就没那么重视,关馆也在意料之中。
美国在外交上的这些动作,和特朗普之前挑起的贸易战也脱不了干系。贸易战开打,美国疯狂抬高对华关税,中方果断反制。关税一路飙升到100%以上,美国国内工业直接乱了套,航空、小商贩、农业等各个领域都深受其害,民众怨声载道,纷纷要求特朗普停止关税战。特朗普一开始还想搞“分化”,和各国一对一单边谈判,结果被中方打乱计划。现在美国国内压力巨大,特朗普不得不低头,嘴上说着“球在中国那边”,实际上就是想找个台阶,赶紧结束这场对美国没好处的贸易战。
大使馆(资料图)
美国在国际上的一系列操作,本质上就是想“甩锅”。通过关闭使领馆减少开支,缓解财政压力;在贸易战打不下去的时候,把责任推给中国,想让自己体面收场。但这些做法,反而让美国的国际形象受损严重。以前美国通过各种手段,塑造自己“世界霸主”的形象,可现在,对盟友背刺,在国际事务中只考虑自身利益,其他国家对美国的信任越来越低。就像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说的,美国一些政策,比如“对等关税”,就是在放弃过去数十年的世界贸易体系,让很多小国日子都不好过。美国强迫小国选边站,小国不选美国,就可能被针对,可从经济发展角度,又没理由选美国,这种霸道行径,让美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
相比之下,中国在这场风波里,一直用实际行动亮明态度。面对美国的关税挑衅,中国坚决反制,不卑不亢。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始终秉持平等、尊重的原则,展现出一个大国的担当和风范。中国在非洲的建设合作,给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也积极推动多边合作,维护世界贸易体系稳定。这些行动,让其他国家看到了中国可信、可敬、可靠的一面。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关闭使领馆、在贸易战中受挫,这些都只是表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国霸权体系出现裂痕,全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想用“甩锅”的方式解决问题,显然行不通。而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用实际行动赢得国际认可,未来在国际舞台上,中美之间的态势或许会发生更大转变,国际秩序也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