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印度决定切断流向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水流,并且已经将四个控制水流的水闸全部关闭。
印度发表暂停与巴基斯坦签订印度河水条约的官方声明
要知道,之前巴基斯坦就明确表态过,如果印度有任何改变印度河水域使用权的行为,都会被视为战争行为。在这种强烈警告的情况下,印度人依然敢这么做,难道真的不怕引发大规模冲突吗?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印度河全长约3180公里,起源于西藏地区,流经印度后进入巴基斯坦。因此可以说,巴基斯坦使用的水资源几乎全都依赖于印度河,这自然也引发了双方不少矛盾。
不过,这样持续争执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双方在1960年签署了一份《印度河水条约》。条约规定,印度河的上游水域归印度管理,而巴基斯坦则依靠下游供水来维持农业灌溉和日常生活需求。
尽管印度一直觉得在这个条约中吃了亏,但为了减少摩擦,多年来双方还是遵守了这份协议。
然而,就在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起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其中25名是印度公民。这是该地区过去25年来最严重的平民袭击事件。事发后,印度总理莫迪提前结束了在沙特阿拉伯的行程,紧急回国处理相关事务。
在这起恐怖事件发生不久之后,一个总部位于巴基斯坦的组织——“虔诚军”的分支“抵抗阵线”(TRF)声称对此次袭击负责。
实际上,这件事与巴基斯坦政府毫无关系,完全是恐怖分子所为。自从2023年印度最高法院裁决支持中央政府取消克什米尔自治权后,该地区便频繁出现恐怖事件。巴基斯坦政府也在尽力应对这些问题,但只要涉及恐怖分子,事情就会变得复杂起来。
如今印度不加分辨地关闭水闸停止供水,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如果真有能力,就应该把矛头指向那些恐怖分子,而不是迁怒于无辜民众。这样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目前,巴基斯坦国内多家媒体已将这一事件定义为“蓄意的资源封锁”。还有不少专家表示,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让两亿多人口陷入缺水困境,这种行为无异于发动战争。
前面提到过,巴基斯坦境内的用水主要来源于印度河。现在印度突然关闸,不仅会导致巴基斯坦农作物减产,而且随着夏天的到来,下游省份如旁遮普和信德地区的用水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如果短期内无法恢复供水,当地极有可能爆发用水危机,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社会动荡。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24日主持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
目前,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已经发表声明,称印度对此次恐怖袭击事件的回应极其不负责任且缺乏法律依据。如果印度不及时撤销命令,巴方将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换句话说,如果印度继续无理取闹,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兵戎相见。
有趣的是,当初我国宣布要在雅鲁藏布江修建大坝时,印度极力反对,多次声称我们是要将这座大坝“武器化”,以便在日后可能爆发的边境战争中用水闸作为武器,直接切断印度的用水来源。此外,印度还在国际上大肆宣扬,称我国建造大坝是为了蓄水,到时候可以一举冲毁下游的印度村庄。
没想到,现在看来,原来是印度自己早就打算用这种方法对付巴基斯坦,所以才会害怕我们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他们。不得不说,这种心思确实令人不齿。
随着夏天即将来临,巴基斯坦下游省份的用水量肯定会有大幅增长。如果印度仍然坚持认为手中握有巴基斯坦的命门,试图用这种方法来对抗巴基斯坦,那2.5亿巴基斯坦人可能会空前团结起来,印度恐怕难以承受这股愤怒的力量。
信息来源:中时新闻网:《水战警报?印度中止条约 巴基斯坦:此举等同宣战》